7个历史名人的励志故事

事实上,每个国家在历史上都有很多名人。 当然,有的名人有很多故事被记录下来并流传给后人,激励人们努力奋斗。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历史名人励志故事。 欢迎您阅读、分享和学习。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名人励志故事/

历史名人励志故事1

杨时从小就很聪明。 他四岁就到村里读书。 他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诗。 他被称为神童。 十五岁时,学经史,熙宁九年中进士。 他决心一生写书和演讲。 他在许多地方讲学,很受欢迎。 在家期间,长期潜心读书、着书立说,并在寒云寺、龟山书院任教。

有一年,杨时在去浏阳县的途中,为了深造,不厌其烦地绕道洛阳拜见程颐。 有一天,杨时和他的同学一起去旅行。 因为他们对某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他们去老师家请教。

当时正值隆冬,天气寒冷,地面上覆盖着厚厚的云层。 半路上,风刮得厉害,雪花飘落,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衣领。 他们裹紧衣服,快步前行。 到了程毅家,正好看到丈夫坐在炉边打坐、放松。 杨氏和杨氏不敢打扰老师,就恭敬地站在门外,等待着丈夫醒来。

此时,远山如簇玉,树林如银妆,房屋也披上了洁白的衣裳。 杨时的一只脚被冻住了,冻得瑟瑟发抖,但他仍然恭敬地站着。 良久,程毅醒来,从窗外发现杨时站在风雪中。 他浑身都是雪,脚下的积雪有一尺多厚。 他连忙起身迎接他们进屋。

后来,杨时才知道了程门立学的真谛。 东南学者赞誉杨时为“正宗程学”,世称“龟山先生”。 从此,“城门立雪”的故事成为千古尊师尊德的佳话。

历史名人励志故事2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 几十年苦修,终于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非凡的巅峰,被誉为“书圣”。

王羲之13岁那年,无意中发现了父亲的一本名叫《说笔》的书法书,于是他偷了它来读。 他的父亲担心王羲之年纪轻轻就不能保守家谱,就答应他长大后教给他。 没想到,王羲之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读书。 父亲非常感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

王羲之练书法非常刻苦,连吃饭、走路都如此。 他确实一直在练习书法。 没有笔和纸,他只是在身上乱涂乱画。 时间长了,他的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时我练书法到忘记的程度。 有一次,他练书法时忘记吃饭。 当家人把饭菜端到书房时,他想都没想就蘸了墨汁吃了起来,觉得非常美味。 家人知道后,满嘴都是黑墨水。

王羲之经常来池边写字、洗砚。 时间长了,池里的水就没有墨了,于是就叫“墨池”。 如今,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固石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名为“麻池”的景点。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勤奋精神受到世人的高度评价。 传说王羲之的姻缘就是据此决定的。 王羲之的叔叔王导,是东晋宰相。 他是当朝太傅郗鉴的好友。 郗见有一个女儿,美丽如花,才华横溢,美貌出众。 有一天,席间告诉王主任,他想在儿子和侄子中为女儿选一个满意的女婿。 王主任当即答应,同意由他挑选。 王主任回到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侄子侄子们。 他们早就听说这个难得一族的小姐又贤惠又美丽,都想得到她。 席家来选女婿的时候,侄子们都忙着梳妆打扮。 不过王祥之并没有询问此事,依然躺在东厢的床上,专心致志地练习书法。 奚家的一个客人拜访完王导的子侄们后,回到奚坚那里,说道:“王家的子侄们都不错,只是知道选女婿有点谨慎。”而且不自然,只有东厢房的少爷不介意躺在床上。” ,只是用手在桌子上打手势而已。”县判听了,高兴地说:“东床上的那个年轻人,一定是在书法上有很大成就的王羲之。 这个人不表露内心的想法,全身心投入学习,这正是我想要的。 于是,他把女儿嫁给了王素之。王主任的其他侄子都很羡慕,称他为“董床快女婿”。从此,“董床”就成了董床的美称。他的女婿。

历史名人励志故事3

南非国家冠军曼德拉因领导反对白人种族隔离政策而入狱。 白人统治者将他囚禁在荒凉的大西洋岛屿罗本岛上长达27年。

罗本岛位于开普敦西北 7 英里的桌湾。 岛上布满岩石,到处都是海豹、蛇和其他动物。 曼德拉被关押在总集中营的“锌皮房”里。 他每天早上到采石场排队,然后解开枷锁,到一大片石灰石田里,用镐和铲子挖石灰石。 海带有时是从寒冷的海水中捕捞的。 由于曼德拉是一名通缉犯,所以有三名警卫专门看守他。 1991年曼德拉出狱并当选总统时,他在总统就职典礼上的举动震惊了世界。

总统就职典礼开始,曼德拉起身致辞欢迎嘉宾。 在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政要后,他说最让他高兴的是看守他的三名前监狱工作人员也在场。 他邀请他们起立,以便他可以介绍他们。 曼德拉宽广的胸怀和慷慨的精神,让残酷虐待他27年的南非白人感到羞愧,也让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 看着年迈的曼德拉缓缓起身,恭敬地向囚禁他的三位看守致意,在场的宾客和全世界都沉默了。

曼德拉后来向朋友解释说,他年轻的时候脾气不好,脾气也不好。 正是在监狱里,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活了下来。 监狱里的岁月给了他时间和鼓励,让他学习如何应对自己所遭受的痛苦。 他说,感恩和宽容往往来自于痛苦和磨难,必须以极大的毅力来培养。 曼德拉谈到出狱那天的感受:“当我走出牢房,迈进通向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就已经知道,如果我不能抛开悲伤和怨恨,那么我就会仍然在监狱里。中间。”

环顾我们的周围,人们之所以总是感到烦恼、充满痛苦、总是抱怨,很可能是因为我们缺乏像曼德拉那样的宽容和感恩。

历史名人励志故事4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创始人。 20世纪20年代,他在我国首先发现了第四纪冰川遗迹,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协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奎。 14岁时,因学习成绩优异,被推荐去日本留学。 在填写海外护照时,他在姓名栏误填了年龄“十四”。 该怎么办? 李仲奎灵机一动,在“十”上加了几笔,组成了“李”字。 一看就叫“李四”,太俗气了; 我最后加了一个“光”字。 从此,他开始被称为“李四光”。

李四光年轻时,家境十分贫困,有兄弟姐妹七人,祖父卧床不起。 父亲是一名教师,收入微薄,母亲独自务农,生活十分困难。 李四光排名第二。 他很年轻,但很懂事。 平时看到母亲一个人干活,他心里很难受,就想方设法帮助她干活。 天一亮他就起床,把水箱装满。 他上山砍柴,满载而归。

李四光从小就爱动脑子。 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 小时候,他踩不着它。 于是,他绞尽脑汁,在石杵另一端的踏板上绑了一根绳子。 当他脚踩下去的时候,同时双手用力一拉绳索,石杵便动了起来。 醒了。 他和孩子们去荷塘摘莲藕。 小伙伴们大多是说说笑笑,半天也只能摘几根断了的莲藕带回家。 但李四光精明能干。 ”

后来,李四光只身来到武昌,报考了一所官办小学。 考试成绩公布时,李四光排名第一。 小学时,他勤奋学习,刻苦学习,成为小学尖子生。 14岁时,他被学校推荐去日本留学。 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产生了兴趣,并决心探索地质结构的奥秘。

几十年来,他认真研究地质构造,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利用该理论寻找油气资源和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 他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历史名人励志故事5

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 他曾为一幅名为《五月披裘》的画作题词:“夏披裘,非俗也,虽是时令,不拾残金”。 ”。 “五月披裘”和庾信的赞美之词表达和歌颂了一个感人至深的古老传说。 相传春秋时期,吴中有一位书生,生活贫困,五月穿裘衣。 他被称为皮球公。 有一天,他背着一捆柴草,与一个名叫季子的人在鄢陵散步。 途中,他们在路边发现了一块别人丢失的金子。 季子对皮丘公说:“把那块金子捡起来。” 皮丘公听了,勃然大怒。 “手”,他说:“你自以为高人,何必把别人看得那么卑微呢?我愿意五月穿我的皮毛,发我的俸禄,我愿意自己挣自己的钱。”活着,我怎么可能是一个捡东西赚金子的人呢?!” 他的话让姬子脸红了。 ,我无语了,心里却更加佩服皮球先生为人了。

他穷得连夏天的衣服都换不了:成天披着皮毛去打柴为生,也不在路边捡东西去赚金子。 这确实体现了他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这样的人虽然生活贫困、贫困,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丰富而充实的。 鄢陵箕子以百姓的意见劝他收拾残钱,受到严厉批评也是可以理解的。 皮球公的美德是劳动者的美德,理应受到后人的赞扬和钦佩,并发扬光大。

历史名人励志故事第6章

白居易不仅是唐代著名诗人,也是一位清廉勤政的官员。

在担任杭州巡抚期间,他因为官清正廉洁,为当地人民做了许多好事,深受杭州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三年后,白居易辞去官职,告别杭州人民,回到家乡。

有一天,白居易吃完早饭走进书房,自然地从杭州天柱山捡了两块石头来看。 看着看着,他的心突然一震。 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 他心疼杭州,心疼天柱山。 于是,他提笔写下了一首充满自责的诗。 恰在此时,他的好友刘禹锡前来拜访。 他们一见面,就开始亲切地聊天。 还在深深自责的白居易,完全忘记了刚才发生的事情。

刘禹锡临走前,看了一眼桌上那首墨迹尚未干的诗。 念完后,他惊讶地问白居易:“不过是两块小石头,你何必把它放在心上呢?写一首自责的诗,不值得,不值得!” ”说完,他摇了摇头。白居易却不这么认为,他意味深长地对老朋友说道:“是啊,区区一块小石头,没有什么意义。 但它是杭州人的石头,只属于天柱山。 我怎么能把它当成我自己的呢? 而且,它是杭州人的石头,只属于天柱山。 我怎么能占为己有呢?”,如果每个来天柱山的游客都把天柱山的石头带回家,那天柱山的美景在哪里呢?虽然当时我只是想把它们带回来当做礼物。纪念品,现在看来,我挪用了杭州百姓的几千两黄金,怎么不感到内疚呢?” 刘禹锡连连点头。

做人必须廉洁,为官必须廉洁。 带回两块石头对于普通人来说应该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在白居易眼里,却关系到天柱山的美景,关系到一个人的仕途。 白居易的“谨慎”自律精神不仅让刘禹锡印象深刻,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历史名人励志故事7

民族英雄郑成功反抗父母、不肯投降的有趣故事广为人知。 他的父亲郑芝龙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汉奸。 南明时期,朝廷的军事大权都在他手里。 清政府以闽粤总督的官职为诱饵,他被感动了。 有一天,他给儿子郑成功打电话,告诉了他自己的想法。 当时年仅23岁的郑成功不仅文武双全,而且还有一颗爱国的忠诚心。 他对父亲的叛逆行为感到震惊。 他耐心地劝说父亲:清廷向来奸诈。 我们现在在福建,有危险要防范。 清朝利国利民,复兴明朝并非无望; 即使失败,也有历史和法律为榜样,历史也必须铭记这个名字。 但郑芝龙却迷恋清廷高官侯禄,执意投降。 郑成功当晚逃走,决心与清朝抗争到底。 他在给父亲的信中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父亲教儿子忠诚,更没有听说过父亲教导儿子忠诚。”

郑芝龙投降了清廷,但他的家财却没有保住。 其妻田川(郑成功的生母)被清兵强奸后上吊自杀。 郑芝龙痛恨自己的国家和家人,并没有想过报仇。 相反,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他在清廷的授意和配合下,写了三封信劝儿子投降,但每次都遭到严词拒绝。

当他第三次劝降时,郑芝龙派了郑成功最喜欢的兄弟郑度陪同清朝钦差大臣劝降。 这次清廷开出了更高的价格。 不仅授予他爵位,还同意将福州、泉州、漳州、兴化四州的土地分给郑成功。 郑渡到厦门后,见到弟弟,痛哭流涕,求他为了全家。 生活屈辱地投降了。 郑成功思念自己的骨肉,觉得如果投降清廷,就是对世人良心的不尊重,成为民族罪人。 于是他坚定地说:“我要的不是个人财富,不是家人的安危,而是大明王朝,祖国的山河。我的父亲卖国求荣,导致隆武帝被俘。”被杀,数十万军民流血而死,至今仍有数千人谩骂!” 还劝弟弟去杭州祭拜岳飞墓,做岳飞,不要做秦桧。 后来,郑成功进军台湾,赶走了荷兰侵略者,使台湾回归祖国。

作者 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