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的怀抱中,华少赞扬中国最励志女人,她如同野蛮生长的奇迹。文/华少
自《中国好声音》第一季结束以来,我曾经参加了一个活动,在那时,《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师对我说:“真没想到,你居然能在《中国好声音》中野蛮生长到现在这个样子!”我也觉得这事有些不可思议。
开始接手节目时,我心里有所准备。节目分为两个阶段:导师选学员和学员对战。在第一阶段,主持人只是客串角色,只有熬过第二阶段,才会正式上台。我甚至连“主场”的机会都没有。上海的繁华与杭州的温柔形成鲜明对比,这里充满洋气、精致挑剔。我放下大上海,不说还不熟悉这里的人情风俗。这一节目是浙江卫视和星空传媒联合制作的,但我的团队成员都未参与其中,只剩下我一人。
李白在《侠客行》里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直奔上海时,有点类似的感慨。但到了现场,我傻眼了,那种潇洒浪漫完全不存在,而是形影相吊、孑然一身。
既然来到这里,就安之若素吧。我是个专业主持人,这是我吃饭的本领不能让浙江卫视丢脸。那时候,最强烈的是什么都不顺利,就连麦克风似乎也不如我们浙江卫视用得好,更别提舞台和灯光了。
除了这些,还有一点让我心烦意乱,那就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只能留在台后,没有搭档,没有串词,不需要更多展示,只负责采访、调动学员情绪,然后就和亲友团一起分享从台上传达的情绪。
既然如此,我自当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但我万万想不到我的表现会引起那么多人的质疑。
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浙江卫视全体人员沉浸于高收视率带来的欢愉中,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容,每次谈话几乎都是关于《中国好声音》的;所有导师都成为了媒体追捧对象,他们成为这个节目的亮点之一;每位学员的演出也成了微博及视频网站上的热门话题,街头巷尾都在讨论。而只有我,被大家挑出来,“千夫所指”,集体否定,而且整个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替我说话。
虽然预料到可能会有不同的声音,但事情发生时还是抑郁至极。我连看微博都不敢,因为怕看见别人的评价,或是在任何地方看到我的名字。
坦白说,在录制第一、二集的时候工作量最大,不仅要适应制作团队,还要快速融入节目,并记住每个学员资料,与他们聊天,一起见他们亲朋好友,把每个人的故事捕捉下来……
这不是闲聊,全程摄像机拍摄。一句话,无论导师们说话还是学员唱歌,都一直在录制——除了吃饭睡觉被录制以外。
在第一阶段节目中,不少人看到我站在屋子里看着演出现场视频,有时候出现一下,是沾亲友团光环。不幸的是,每集只出镜几个小时,却只有二十几个镜头,每个镜头不超过20秒!
最令人心痛的是,那么多努力非但没有得到肯定反而得到了一句“不应该存在”的评价!
那时候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以至于想要赶紧结束收工回家。但唯一支撑继续前进的话,就是一直告诉自己的:无论别人如何小看你、嘲讽你,你自己不能小看自己哪怕被公众指责得体无完肤至少也要得到业内承认——华少是一个专业主持人。
硬着头皮撑下去!
转折来自第三集。当第三集中增加广告环节后,一切改变。这或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但如果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这一切,也算贴切?
那之后,我工作内容增加了一项念广告。那以前参加各种活动怎么可能会有此环节?而现在,无论走哪里,都必然让我念上一段。活动组织者常常直接给我一个广告说:“照着这个念出去就行!”
刚开始,我还会客气地提醒:“确定吗?快念的话现场可听清楚?”
“我管它呢!大家图乐呵嘛!”确实,他们图的是乐呵。
记得有一次因为太疲惫,在台上把广告词念错了,当即琢磨是否开玩笑敷衍过去结果掌声雷动观众倒是不介意还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这是什么情况?正在念广告不是唱歌跳舞?还有返场,我该高兴还是悲哀呢?偷偷乐去吧。正确选择,即使是在四周没路的时候向上生长也是值得称赞的事迹。在车讯网CEO海兰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找到这样的勇气——面对困难勇往直前,即便是工作狂,也能够找到成长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