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眼中,贝多芬的成长故事是一部关于坚韧与自励的职场励志小故事。一个年轻的音乐家,从一把破旧的小提琴开始,经历了耳疾、失聪和人生的种种挑战,却依然创作出了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巨著。
1770年12月6日,我出生在波恩市的一个充满音乐气息的家庭。四岁时,我就开始弹奏羽管键琴,八岁时便登台演出,被誉为天生的音乐家。我十岁那年,拜师于普鲁士最著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并且很快被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宫廷乐队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我“音乐仆役”生涯的开端。
17岁时,我前往巴黎拜访我的英雄莫扎特,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并对我的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但不久后,我母亲突然去世,这让我的父亲意志消沉,而我不得不承担起养家的重任,再次回到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当法国大革命爆发之际,我写下《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以表达对自由和正义的渴望。在维也纳,那位李希诺夫斯基公爵发现并赏识了我,他收我为仆役。我即兴钢琴奏得如细水潺潺、如惊涛骇浪,又如鸟语鸡鸣、又如暴风骤雨,有人评论说:“他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
30岁时,我爱上了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的父亲嫌弃我的低贱身份,将她许配给了一位伯爵。这激发了我极大的精神力量,在这段时间内,我创作出了名曲《致爱丽丝》。
随着时间推移,我的耳朵开始失聪,这让我深感绝望,但我决心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克服困难。我曾试图治疗但无效,最终搬到了维也纳郊外疗养两年,但病情并未好转,即使是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然而,在绝望中,也有希望。当贝多芬意识到只有他自己才能拯救自己,他坚定地决定继续创作。他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从此以后,无论身处何境,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坚定的信念,用自己的声音诉说着人类的情感和斗争。
32岁起,他开始谱写第一部具有个人特色作品——《第三交响曲》(《英雄交响曲》),其音调跌宕起伏,让人情绪激愤。而后来的《第九交响曲》(《欢乐颂》)更是在法军占领维也那的时候完成,它以其独有的旋律,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心灵慰藉和勇气源泉。即便他不能亲耳听到那些旋律,也没有阻止他用全部的心力去完成它们,因为对于贝多芬来说,只有创作能拯救他本身。他用一生的事业证明:只要有信念,就没有无法克服的事物!
在心理学上讲,贝多芬之所以能够在如此艰苦的情况下不断创新,与他的自励性格紧密相关。他将生活中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奋斗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此外,他善于将个人的痛苦转化为成长机会,从而磨练意志,使每一次挫折成为向前迈进的一步。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真正的人生哲学:面对逆境,要敢于反抗,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用自己的双手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