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名人励志故事:雷军的传奇再起

在中国互联网业的风云变幻中,雷军以“活化石”之称,深受世人的瞩目。他曾经是那种不怕苦、不怕累、坚信“人定胜天”的青年,但随着岁月流转,他决定换一种生活方式。面对金山软件的告别,他说:“我们找对了一个风口,即使连猪都能飞起来,这种关注和知晓,就是形势比人强。”

2007年12月的一晚,北航北门柏彦大厦,一场告别正在进行。记录下当时情景的人们看到,雷军从办公室的沙发上站起身,将双肩背包搭在背上。他的动作比平时迟缓一些,因为那包东西比平时沉重。

2011年的岁末,在卷石天地大厦12层办公室里,雷军如同漫不经心地说:“我是1992年1月4日加入,2007年12月24日辞职,只差十几天,也就是整整16年。”2011年7月7日,当金山软件宣布他接替求伯君担任董事长时,他回归公司,并承诺将会继续推进公司的事业。

重回金山后,不久,小米科技就揭开了它的面纱。如何分配精力?雷军坦言:“实在没有办法拒绝张老板和求老板20年的情谊。而对于金山,只有义不容辞。”

这些都是看得见的手腕更迭,而关乎心灵的情感,却被一带而过试想一下,那个劳模般的CEO,每天平均工作超过16个小时,这种习惯坚持了十多年,然后忽然离开,一夜之间成了退休老干部,被遗忘于尘世间。那半年的时间,没有一家媒体想要采访他;没有一个行业会议邀请他参加。我有的是时间,但没人记得我。我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是不是有点冷酷而现实呢?

那个阶段,我变得一无所有,只剩钱。这一切,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做现实,比喻成了一场噩梦。当你醒来,你会发现自己站在舞台中央,再次成为焦点。

2011年8月16日,在798艺术中心北京会所的一个舞台中央,穿着黑色T恤和深蓝牛仔裤的雷军,以小米科技CEO身份,对台下八百多名听众讲述诞生历史。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小米时代,他们一起摔掉手里的苹果手机,为小米呐喊:“我们要小米!”

这是他们给予他的礼物——友情与支持。在发布会结束后,不久,他公开谈到了乔布斯对中国科技和互联网行业影响的大话:“他的问题我都想明白了,就算见到了,也没什么可问的。”

有人评论乔布斯对中国科技界影响道: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乔布斯是一尊随时可以被拿来附身的神,他们都知道自己不会成为乔布斯,但当其他同行试图扮演或解释乔布斯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放过任何奚落或吐口水机会。“雷布斯”的称呼让雷軍成为众矢之中的目标。

这一事件也让他看到了自己与乔布斯之间的心灵差距:“乔ブS是个内心很强大的人物,他不介意别人怎么看待他,这点上我和乔B士相差很远,我虽然也是个内心强大的人。”

从万籁俱寂到舞台中央喧嚣,从质疑到诘问,对于这样一种信息——我回来了!好学生怀疑自己的信仰:

“我从小就是好孩子、好学生,都根红苗正,从红旗下出生长到红旗下。我如此笃信并践行着所接受的事情。你想想,那是一个只想单纯积极向上的青年人的信仰,一旦遭遇现实无情击碎之后,你知道这有多可怕吗?多悲哀吗?”

1969年的湖北仙桃出生的少年,以其学习成绩稳居前列进入武汉大学计算机系。他戒午睡制定计划,把时间分割成以半小时为单位,为自律立下的规矩。

在武大的图书馆里,他发现了一本《硅谷之火》,书中讲述的是技术革新故事。一本薄薄的小书,却激发了少年热血沸腾的心理。他甚至能迅速把那本薄薄的小书放在记者面前展示。

20岁读完别人的四级课程,并包揽奖学金22岁,与人合著两本程序编程教材,如今仍是程序员争相阅读的话题。不仅如此,还保持每半小时学习计划,不眠又勤奋地工作至凌晨三点。这份努力让大家惊叹良久,有些还以为这是职业经理人的典范,而非才华横溢青春期少年!

1992入职金山六年后出任首席执行官延续这种勤奋生活原来的高级副总裁王峰回忆,当初两人聊工作便谈至半夜。但这并不代表问题解决,因为即便拥有执行力卓越及行政组织能力强劲如金山,其竞争环境依旧艰难,即“前有微软后有盗版”。

作为代表中国软件产业标杆之一,可谓死扛民族软件旗帜。而教育背景则要求相信“不怕苦,不怕累”,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并未成功,让人们开始怀疑原来接受的一套教育体系是否真的适用?

一次去香港发现凌晨街头安全反映传说中的黑道横行崩溃;再次前往美国体验外国不同文化导致崩溃;最终意识到自己的价值观念与商业道路存在偏差,“其实在金山后期我就觉得不对,但是当你坚信自己很强大的时候,就像坦克车一样逢山开路过河架桥披荆斩棍。但是在杀下来以后遍体鳞伤累得要死的时候,你就会思考为什么别人才这么容易成功?”

尽管未能成为传奇,但还是上了市,而且市值虽微不足道却令人敬畏。五岁大的张朝阳清华毕业留美完成自我转变,无需历经磨难。此刻坐在柴静面前,说出了过去那些反叛行为,“穿Polo梳Ponytail”等表现出来的心态变化,以及希望Cool生活追求独特个性表达自由精神状态,同时放弃诺贝尔物理学家的梦想选择商业道路走向成功。

于是,在决定经商之前已经放弃科学研究梦想认为诺奖得主并不那么受到欢迎可能只有100个人了解真正意义上的伟大。而现在,看似冷漠却真的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学会接受它,使我们的灵魂更加丰富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