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探寻中国互联网巨人的千古英才
在2010年,谷歌退出中国市场后,百度的李彦宏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和商业策略,不战而胜,在国内搜索市场中形成了独大的垄断格局。然而,在2011年,李彦宏面临着各种挑战,从文学版权之争到央视对其“竞价排名”系统的攻击,再到新兴搜索引擎如搜狐搜狗、腾讯搜搜、360和阿里巴巴一淘的强势挑战。
2012年1月1日,百度迎来了成立12周年纪念。就在这个时候,一楼大厅里的液晶屏上显示着一个中国地图,上面标注了各省市区域,每一次红点闪烁代表有新的网民访问了百度网站。这过去12年间,百度专注于搜索,并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一个标杆,但现在面对不断创新出现的移动互联网,百度需要更新自己的定位。
竞价排名模式被质疑
李彦宏创立百度以来,最大的质疑就是公司在中国首创的“竞价排名”商业模式,这个模式为百度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益,但也让它带上了无法救赎的“原罪”。最初, 百度提供的是最好的搜索引擎服务给门户网站,如硅谷动力等,然后迅速占领了整个市场。但是如何盈利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投资回报一直是负数。
经过多次碰撞和反思,李彦宏做出了两个决定:推出自己的网站,以及尝试新的商业模式——竞价排名。2001年10月22日,Baidu正式发布Baidu搜索引擎。李彦宏曾透露,他发现许多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网站却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如果能帮助这些公司盘活,为企业谋利,那么企业肯定愿意为之付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竞价排名”让百度赚得盆满钵满。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之后,其股价一飞冲天,使得它成为了中国市值最高的IT股票。但同时,对于竞价排名公正性与合理性的争议从一开始就如影随形,让百ду备受诟病。在2008年的生日前夕,被央视连续两期报道质疑该商业模式及自然搜索-ranking公正性,此时遭遇了公司创建以来最严峻危机。
移动互联变局
移动互联网正在改变用户访问互联网习惯。智能终端由PC向智能手机转变,而基于App的人机交互模式正在取代基于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人机交互方式。而社交网络及社会化媒体兴起,也重新将信息组织基于人,而非话题或分类。此时开放平台使用户有更多选择,可以用非搜索方式解决问题,比如苹果AppStore,让软件寻找变成了媒介推荐目录混合体。这削弱了作为“门户”的垄断地位。
为了应对这种变化趋势,李彦宏认为:“移动互联业务是一个无处不在盒子(智能手机),搜索业务一触即发,它将取代手机操作系统,并会颠覆性的改变产业生态。”因此,在2011年底前,就已经开始加快步伐,将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应用于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重要布局,如发布移动·云战略,以达到端与云深层整合并实现跨设备同步功能等目的。
追赶者的脚步
尽管如此,有些追赶者并不甘心放弃,他们通过不同的路径努力超越:
腾讯通过强劲营销活动扩大影响力。
新浪借助微博兴风做浪。
搜狗凭借输入法+浏览器+输入法火箭式增长至亿元收入。
淘宝的一淘正在改变淘宝客选项,这只是变化序列之一部分,是未来发展不可预测因素之一。不仅如此,还有一批潜伏者悄然准备进入这一领域,他们利用不同的手段积累力量,以待机会敞开大门加入这场激烈角逐中去更进一步地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界限,使得整个行业更加复杂多元化且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