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励志故事:《无手男孩身残志坚上大学》

9月4日,青岛科技大学的大一新生们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军训,而该校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的大一新生曹豪哲却只能远远地观望,因为他有些特殊:双手全无!5岁时因为被高压电击伤,他永远失去了自己的双手,但15年来,他从未放弃对生活的追求,最终以611分的高分被青岛科大录取,成为岛城第一个双臂残疾的大学生。

五岁时失去了双手

15年前的一幕,来自吉林省延吉市的残疾大学生曹豪哲说:“我小时候比较调皮,我也不知道怎么会到那个高压变压器旁边的。当时只是一阵酥麻,就没知觉了。”

失去双手,对曹豪哲来说写字是最大的挑战。8岁时,豪哲以旁听生身份进了附近的一所小学。学习写字的过程艰难而漫长。“就用两只胳膊夹着笔写,最初写出来的字都不成样子,写一会儿胳膊和肩膀都酸痛得要命。”直到二年级下学期,曹豪哲终于能较为流畅地写字了,他第一次参加期中考试,竟考了班里第五名。因为这个成绩,从三年级开始曹豪哲“转正”了。

一本书打开其心扉

随着一天天长大,曹豪哲意识到身体上的缺陷给他带来了什么,从五年级开始他变得沉默寡言,也不再合群,经常坐在家附近的一条河边发呆,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我那时很少和父母交流,他们也不太管我,怕给我增加压力。”

就这样过了两年,一本特别的书重新开启了他的心扉。 曜朝话:“具体什么书名忘记了,只记得作者是用脚写的小说,比我还惨,都能活得那么坚强,我又有什么理由悲观呢?慢慢地,我就想通了。”

高中三年全拿第一

高中三年下来,他共得到各种奖学金、助学金5600元。“这些钱用来支付学费绰绰有余,还可贴补家用”,曈迁浩非常自傲。

十几年的磨砺终有回报:在今年的地考中,小勇取得了一百零十一分优异成绩,上升比他家乡吉林省延吉市本科线121分!

足球电脑玩得很溜

虽然比同龄人有更多磨难,但小勇却不自闭,“从小学一年级,我就开始踢足球,每次看到电视上的足球比赛,我都热血沸腾。”初三时,他还参加过学校运动会,“我报名跑50米、100米,每次爆发力还是可以,只是身体平衡掌握不好”。计算机也挺溜,从小学四年级小勇就开始接触计算机,“打字速度不是很快,但同时和两个人的网聊还是可以”。

陪读父亲睡木椅上

尽管已能刷牙、洗脸甚至做简单饭菜但毕竟还有不便之处,所以父亲小勇陪读。他俩在科大附近租了一间10平方米的小屋,只有一张单人床,小勇晚上就在凸凸不平木椅上睡觉。(吃食也很简单)他们从老家带来了一瓶泡菜,用这瓶泡菜吃一个月没问题。

对于新的大学生活,小勇已有初步规划:“学业最重要,我还想争取奖学金交学费呢1小友话,要努力打工挣钱,但还没有找到合适工作。

特许父子校外租房

对于此特殊新生青岛科技大学非常重视。在前三天联系不到房子学校就腾出教师宿舍供父子两人居住辅导员刘强说按规定学生必须统一住校但考虑到他在生活上实在有不方便之处,就允许他在校外租房;此外学校也批准他可以免军训。此外九月四日下午青岛科大学生工作部副部长陈刚告诉记者至今为止小友尚未向学校提出任何经济要求但学校领导已经着眼讨论此事“小友是一个优秀学生我们将照顾好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