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创立自己的公司;30岁赚到上亿美元的钱用于投资;40岁选一个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50岁,实现梦想,公司收入超过100亿美元;60岁把接力棒交给人,退休。我的人生一直是按照我的计划在走。

我大概30年前创立了软银公司,当时我没钱,没有经验,也没有生意上的关系,有的只是,还有一个成功的梦想。我要成为在日本甚至全球非常成功的人,提供新技术,给人们提供新的生活方式,我希望通过电脑以及后来的因特网的力量,来实现我的梦想。

30年前,我曾经一无所有,但现在我们公司雇佣两万多名员工,收入达到260亿美元,有几百个互联网公司,我不断实现了我的梦想。六七年前,当我们开始高速宽带业务的时候,我们是亏损的。我们想改变网络基础设施,这样网民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享受更高的速度,我们要挑战的是NTT,国家垄断的电信公司。那是很大的一个竞争对手,而我们是一个很小的公司,所以我们一开头要承受非常大的损失。但是我们还是活了下来,并且赢得了非常高利润。

十年之前,我们的大部分收入都是电脑软件分销、杂志出版等。现在,我们已经完全脱胎换骨了,互联网和电信业务占99%,我们不断地挑战自己、改变自己,不断创新,这一切为我们带来了丰硕成果。

我19岁在美国求学,在杂志上看到了微型电脑的图片,当时非常吃惊,我觉得这就是未来所在,这将会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将会改变人类历史,所以我就决定,我一定要把我的一生赌在我的微电脑上。今年我已经50岁,但是这个热情从来没有改变过。我对我的人生做了50年的规划:

20歲創辦自己的企業;

30歲賺取數十億美金,用於投資;

40歲選擇一個重點行業,並將重點集中於該行業中,並達成業界領先的地位;

50歲實現夢想,比如使軟銀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網絡營運商或亞洲最大的事務服務提供商;

60歲將接力棒傳給下一代後退休。

這些規劃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個目標,它們是我人生的指南針,每一步驟都是為達成長遠目標而努力的一部分。在過去三十年的時間里,由於我們堅持不懈地追求卓越和創新,以及我們對技術革新的無限熱情,這些願景已經變成了現實。

當回望過去時,最重要的是什麼?它不是金錢,也不是其他東西,它是在幫助他人的精神。我有一個願景,那就是通過電腦和互聯網這兩種強大的工具來幫助他人。

如何獲得成功?如何實現愿景?如何遵循精神?這些問題每個人都需要回答,而且答案應該從明確且具體的地方開始。

回到19歲那時候,我有許多理念,一張清單,上面寫著25個理念,其中包括建立某樣企業的心願。我問自己,如果現在就決定好,就會怎麼使用你的力量呢?

為何一些計劃能夠引領我們走向成功,而另一些則只會導致平庸?

根據歷史記錄,一個人可能會花費幾年的時間才明白他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他們可能需要嘗試不同的職業路線,看看哪條路線讓他們感到最充滿激情。他們也許還需要找到那些能夠支持並鼓勵他們的人,以便繼續前進,即使面臨困難和挫折也不放棄。

但是,如果你是一位像沃伦·巴菲特那樣聰明的人,你知道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你知道你渴望成為什么樣的人,你渴望擁有什么樣的事物。你也有清晰的地圖,可以帶領你走向你的目標,並且不斷更新這個地圖,使其更加精確與詳細。你知道,你不能停下腳步,因為世界正在迅速變化,而你的野心比任何其他事情都大得多。

因此,他們應該制定自己的清單,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愿景。但當你決定好後,就必須全身心投入,因為這並非易事。而且,這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一旦你拥有了这样一种能力——无论是在小地方还是大场合,都能够成为第一个人,那么人们就会开始期待着更多,从而推动整个社会进步。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企业家选择专注于市场中的细分领域并成为领导者的原因,因为当他们达到了顶峰,他们通常被认为具有独到的洞察力,并能够影响整个行业发展方向。如果他们能够继续保持这种独特视角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他们将能够持续推动自身及周围环境发生变革,为此,他们必须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同时积极探索未知领域,以确保他们始终处于领跑者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