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达明

在布鲁克林的普拉特学院,学生们讨论着汽车,而我,克雷格·卡尔菲,却对自行车情有独钟。毕业后,我拿着一万美元,在旧金山创办了“碳车架”自行车制造公司。

1989年,我们生产出了第一辆轻便碳纤维自行车,并在职业赛车手免费试骑后进行改进。在国际自行车博览会上,我们吸引了大批订单。环法自行车赛冠军格雷格·莱蒙德甚至购买了18辆,我们将其命名为“莱蒙德”牌。

1991年的环法比赛中,“莱蒙德”牌声名鹊起,CNN、美联社等媒体报道了这一新闻。我因此获得了一笔人生第一桶金。

然而,“碳车架”的高价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我必须找到降低成本的方法,以造出大家都能接受的“低碳自行車”。1995年的一天,我无意间发现宠物犬咬断竹子的坚硬性,这让我想到使用竹子制造自行車。

经过一年多的试验,我在1997年成功制造出了第一辆竹制自行車。它仅重1.5公斤,韧性和强度超越了传统材料,而且维修更简单。我们做了一次压力测试,让三名180斤的大汉同时坐上这辆竹制車,但它毫发未损。

随后,我推出了15万辆竹制自行車,一夜之间就销售一空,引起全美“骑单风潮”。我不仅大赚了一笔,还为公司奠定了基础。

之后,我开始考虑如何将竹制自行車带到全球市场。我考察去了肯尼亚、加纳和乌干达,那里遍地都是可用的资源。当地居民也喜欢用这种方式运输货物,但缺乏供给。这让我意识到了潜在商机。我与当地政府谈判,最终取得开发制造权,从而开启了非洲市场销售。此举不仅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也解决了失业问题。一切似乎都按照计划顺利发展,只是我的野心还远未达到满足点。而今,又有一场新的挑战等待着我:要把这个产业推广到整个非洲乃至世界,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这项科技带来的便利,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目标。但我相信,用行动去实现这些目标,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