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19岁的大学时代,一个关于微型电脑的图片深刻印象了我。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将我的一生都投入到这个前所未有的技术革命中。我没有钱,没有经验,也没有人际关系,但只有一个坚定的梦想——成为全球最成功的人,并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人们带来新生活方式。

30年后,当我创立软银公司的时候,我仍然保持着那个初心。我们从零开始,一无所有,但现在软银已经雇佣了两万多员工,年收入超过260亿美元,我们不仅投资了上百家互联网公司,还不断实现着我的梦想。六七年前,我们启动高速宽带业务时,我们面对的是巨大的挑战,即国家垄断的电信巨头NTT。但我们坚持下来,不仅活下来,还赢得了丰厚利润。

十年前,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是软件分销、杂志出版等,而现在,这些业务已被互联网和电信业务完全取代。我们的创新精神和持续挑战自我,使我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根据我的50年的个人规划:20岁创业;30岁积累资本进行投资;40岁专注于某个关键行业并在其中取得领先地位;50岁实现百亿美元收入;60岁退休交接接力棒。这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按照计划行事。

然而,真正重要的是精神:帮助社会、帮助他人,这将给我们带来最好的结果,而不是为了金钱或其他东西。在回顾这一切时,我意识到成功、实现愿景以及贯彻精神需要具体而明确的策略。

每个人都可以制订清单,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愿景,但决定好就要全心全意去做,因为这不是件简单的事情。成功不会突然降临,而是需要长期努力,因此大家应该准备好自己的清单,为自己的人生选择,然后全力以赴地去做你决定的事情。

不同于按部就班的人,我采取了一种风险较大、困难重重但又独特的方法。我首先设定一个庞大的愿景,如果能改变世界,那就是伟大的成就。然后确定完成这个愿景所需时间,比如10年还是30年,再倒推到今天,从30年后推到20年,从20年推到10年,从10年再推到一年。这是我风格的一部分,建议青年企业家也尝试这种方法,以便在生命中取得巨大成就,无论是在小领域还是大市场,都要争取第一,让别人必须依赖你才行。

两年的时间里,我们花费155亿美元收购沃达丰日本,这是一个小众市场中的竞争者,但通过我们的变革,在两个月内获得了大量新用户数量。此外未来十年的两个目标是让软银成为全球排名第一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以及亚洲排名第一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要收购移动运营商?因为我相信未来移动互联网会比电脑更具影响力,现在手机速度提升375倍,屏幕分辨率提高24倍。而雅虎移动门户网站访问量增长100倍,在日本音乐下载也远超电脑使用。一旦这样的趋势扩展至世界各地,就像美国网络技术曾经一样领先于其他国家一样,那时候软银会如何呢?

作为一家拥有良好投资记录且运气之手触碰阿里巴巴及雅虎等杰出案例的事实证明软银是一家非常幸运且优秀的事务性投资者的同时,它自身也是具有现金流产生能力并不断加强这些能力以支持其高质量资产组合价值增值的一个典范。而作为对此作出贡献的一份感谢之余,对那些提供稳定现金流支持其持续扩张和增值事业活动的大型保险集团表示尊敬,如同沃伦·巴菲特先生对于可口可乐(Coca-Cola)、麦当劳(McDonald's)及吉列(Gillette)的投资回报那样顺利有效的情形。在过去十几年的经营过程中尽管起初处境艰难但逐渐展现出的财务状况反映出了它在快速发展阶段尤其能够维护高效利用资源获取最大化收益潜力的能力,是一种对数字经济领域进行战略布局与调整以应对日益激烈竞争环境中的智慧选择之一步棋。这不仅为继续参与各种新的机会打下基础,而且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一种视野广阔、思维敏捷且能够适应迅速变化环境的心态状态,即使是在面对可能性的预测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差距的情况下也不失冷静判断哪些行动将能促进整体发展,同时探索更多可能性的途径,该模式一直指导着整个组织行为乃至文化传统,有助于建立起一种连续创新与永续发展的心理架构系统。如果说这是“非凡”的话那就是因为它既表现出了特殊才能也有足够勇气承担责任,并由此形成了一套独树一帜、高度灵活适应复杂市场条件下的企业管理理论体系,这样的设计让它几乎成了无数追求卓越目标寻找灵感点的地方,其动向总是引发人们热议讨论,因为这里似乎蕴含着转变社会结构、大规模创新甚至根本改写人类生活方式不可思议可能性的一个窗口。如果把这些结合起来,你会发现孙正义并不只是一个人,他代表了一种可能性、一段历史、一场革命。他用他的行动告诉世人,只有敢于跨越界限,用真诚和智慧去理解未来的眼光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世界。而这,就是孙正义传奇的一部分,他用行动书写历史,用智慧照亮未来。不管他是否知道,他正在塑造自己的名字,也正在塑造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他是一个指南针,一盏灯塔,是那些渴望改变世界的人们永恒的话题,是他们共同追求自由与梦想之旅上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