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归去来,野心勃勃的少年,凡客陈年。记得您曾见过许多商界巨人的自传,但鲜少是他们亲笔所写。而陈年便是其中之一,他以《归去来》为名出版了自己的自传体小说。他创办的凡客公司可能在您耳边响起。今天,让我们探寻这位财富人物陈年的往事。
1969年4月,陈年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那里地势平坦,如同高原上的塬,而村民则挖掘窑洞作为家园。他的父亲,是闻喜县第一位考入北京大学的学子;母亲,则来自北京,一直是他父亲大学时代的同学。在他父亲已经结婚并留在老家的情况下,她带着身孕回到丰乐庄,在 陈家诞下了陈年。
当时,随着时间流逝而未能返回家的父亲成了家庭期待与焦虑之源。25天后,当等待变成无尽的等待之后,母亲离开了丰乐庄,将小生命托付给奶奶。
在他的著作《归去来》中,他回忆说,只有到了19岁才第一次在北京见到那位养育和抚养他长大的母亲。她究竟长什么样子?这一切都被隐藏起来,就像一个故事中的谜题等待解答。
奶奶既是父母,又如同大哥,对这个孤独的小男孩展开了一手拉扯、两手抚慰。在那个贫穷的地方,没有白面,只有黑色的高粱面,更别提肉类。一顿简单但充实的晚餐:面条、蒸馒头,这些都是她用尽全力准备好的礼物。
小学老师张金桃记得,那个瘦小又细脖子的孩子经常生病发烧,有一次甚至夹着体温计,小心翼翼地躺在床上。当时,他们家的邻居和她的丈夫曾是一对好友,是一段跨越几代人的深厚情谊。而那个时候的小孩,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成为一个传奇的人物。
中学时期,他一度回到大连,与生父和继母生活。但很快就放弃了高中,再次返回老家做英语老师。不久后,他再次踏上了前往大连读书的大路,最终考进了大连理工大学。不过,在那里,他也选择了中途辍学。此后的旅程更显波折,但终于抵达了文学梦想的地平线——北京。
据他的堂兄的大舅妈回忆,那个90年代初期的小米手机CEO雷军刚开始创业的时候,陈年还住在地下室,每天只吃榨菜和方便面。他给奶奶写信,说钱包空空如也,所以她不得不卖掉家里的粮食,为他汇寄了一百多块。这一幕至今让人感动不已,即使是在清明节重返故土时说的也是如此,因为那份难忘的情感依旧深藏于心底。
对于许知远提出的“为什么非要做生意?”的问题,陈年的回答简洁而坚定:“这个社会太势利了,在这个时代证明你自己的方法就是挣更多的钱。”接着进一步解释,“金钱是游戏规则”,拥有更多意味着能够做更多事情,也能让更多人过上富足生活。“金钱是最公平”的这种朴素思考,无疑反映出了一个从黄土高原塬上的窑洞里走出来的人的心态,以及渴望成功最初驱动力的是摆脱贫困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