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陈年:归去来,野心勃勃的少年
想必您已经看到过很多在商界取得成功的传记,但大多都是别人写的,而依自己写成的传记的人却不是太多。而陈年算为数不多的一个,他曾在几年前出版过他的自传体小说《归去来》。提起陈年的名字,估计很多人已经不清楚他为何人,但提起他创办的凡客,估计应该还有些印象。
今天我们不妨听一听关于这位财富人物陈年的故事。
1969年4月,陈年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丰乐庄地处黄土高原,当地地势叫作“塬”,村民在塬上挖窑洞做居所。他的父亲是闻喜县第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大学生。他母亲出身北京家庭,与他父亲是大学同学。在他父亲在老家已结婚的情况下,他的母亲带着身孕来到丰乐庄,在陈家的窑洞生下了陈年。
当时陈年的父亲在武汉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陳年的母亲天天盼着他回家,白天等不着晚上接着等。但是,他没有回来,因为接受再教育中途跑回家的话会遭到处理。
在陳年的出生25天之后,由於久等未果,他母亲离开了丰乐庄,将他留给了奶奶。那时候孩子没奶吃,她弄来一只羊煮羊奶给他喝。他长得瘦小,大脑袋支在细脖子上,看起来好像会轻易折断。他和另外三个没妈的堂兄弟跟着奶奶长大。
那时候他们家穷,没有白面,是黑黑的高粱面,更吃不到肉。在陳年的小学老师张金桃看来,他们经常因为病发烧,被夹着体温计送往医院。她告诉後者:“你不要担心,我每次都带一些营养品炼乳回来。”
陈年的小学同学畅金娟记得,当老师问大家最爱谁的时候,他们都说爸爸妈妈,而陳年写的是奶奶和爷爷。“那次我看他一个人坐在凳子上发呆,看起来很可怜。”
后來 陈年中学时代一度去了大连,与生父和继母居住了一段时间。但是在高中阶段,他又回到老家读书,并成为薛店镇中学的一名英语教师。不久后,又返回大连读高中,最终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在那里,他又中途辍学。之后,他前往北京追逐文学梦想。
据说 陈年に90年代初期到了北京,那时候没有地方住,就睡桥洞半个月,每天买些榨菜、方便面吃。他给自己的祖母写信,说没钱,所以祖母卖掉了所有剩余粮食寄钱给了儿子。这件事直到现在,小米手机CEO雷军创办卓越网之前,这才被讲述出来。当谈及此事时, 陳 年 眼睛都会红肿起来。
对于为什么非要做生意的问题,一位朋友问道:“这个社会太势利了,在这个时代证明你自己的方法就是挣更多的钱。”而对于金钱意味什么的问题答案则更加直接:“金钱是游戏规则,更有钱意味着可以做更多事情,也能让更多的人过得更好。”
摆脱贫穷,是 陈 年 渴求成功最初动力的驱动力,即使当时符合社会通常定义中的“成功”标准时,也没有装腔作势地说“我不是为了钱”。这是一个困居塬上的少年最朴实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