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客陈年:社会中的归去来,野心勃勃少年励志故事

在商界取得成功的传记众多,但自写自传的人寥寥。陈年是其中之一,他以《归去来》一书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历程。提及他的名字,人们可能会想起他创办的凡客品牌。

1969年4月,陈年出生于山西省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这个位于黄土高原的小村庄地势为“塬”,居民在塬上挖窑洞作为居所。他的父亲是闻喜县第一位考入北京大学的知识分子,而母亲则出身北京家庭,与父亲是大学同学。在父亲已有婚姻的情况下,她带着身孕回到丰乐庄,在陳家生下了陳年。

当时,陈年的父亲在武汉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而母亲每天盼望丈夫回家,却未能等到。她最终离开了丰乐庄,将新生的陈年留给了他奶奶。

直到19岁时,陈年才第一次见到了他母亲,并了解到她长什么样子。他在《归去来》中回忆说,那时候,他和另外三个没有妈妈的堂兄弟由奶奶抚养长大。他们吃的是黑高粱面,没有肉品可言。

小学老师张金桃记得,小学时期的 陈年经常生病发烧,还总是抱着体温计。而当张金桃告诉母親:“奶奶管得挺好的,你别操心了。”的时候,她就流泪不止,因为她知道自己儿子的生活状况已经被告知给她的好友听。

中学时代,陳曾短暂与父母同住大连,但没有完成高中便返回老家。他后来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又回到大连读高中,最终考入大连理工大学。但大学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他放弃学业前往北京追逐文学梦想。

90年代初期,当时无处可住的 陈年曾在桥洞里睡半个月,每天只能买些榨菜、方便面充饥。当他的朋友许知远问他为什么非要做生意时,他回答说,这个社会太势利,要证明自己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赚更多钱。他认为金钱代表游戏规则,更多的金钱意味着可以做更多事情,也让更多人过上富足的生活。摆脱贫穷,是 陈年的最初动力,即使获得成功之后,他也从不装腔作势地说自己不是为了钱,因为钱解决问题能力强,无疑是一个困居塬上的少年朴实真诚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