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有一个名叫陈年的少年,他的故事就像一首未完待续的诗。他的家乡是山西省闻喜县薛店镇丰乐庄,那里的黄土高原和塬上窑洞成为了他童年记忆中的景象。
1969年4月,陈年出生于这个古老而宁静的地方。他父亲是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知识分子,而母亲则来自北京的一个家庭,他们是在父亲在老家的婚礼上结识并坠入爱河。在父亲接受知识分子再教育时,母亲带着身孕回到丰乐庄,在陈家生下了他。
但就在出生后的25天里,等待已久却无果的母亲离开了丰乐庄,将小生命留给了奶奶。直到19岁,陈年才第一次见到了他的母亲,这份遥远又珍贵的情感,是他自传体小说《归去来》的开篇,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奶奶用尽全力抚养大了四个孤儿,其中包括陈年。她用黑面煮羊奶喂养他们,让他们吃得有营养。尽管生活困难,没有白面,更没有肉,但她总能让孩子们吃上面条和蒸馒头。小学老师张金桃形容 陈年常常生病发烧,一手拿着体温计,这些细节展现了一位贫穷却坚韧不拔的人类情怀。
中学时期,陈年的生活经历更加复杂,他与父母相隔千山万水,却又渴望接近。在大连与继母居住期间,他中途辍学,最终选择回家教书,并最终读完高中、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这段时间充满了挣扎与探索,也预示着未来的一切可能。
90年代初,当他追逐文学梦想的时候,他曾在桥洞里睡了一段时间,每天只能买些榨菜和方便面维持生命。他给奶奶写信说没钱,可是当她卖掉家里的粮食寄钱给他时,那一百多块钱对他们来说就是世界。而这也成为了后来的成功背后的故事之一——从贫穷到富足,从弱小到强大的转变过程中,不仅仅是金钱,更重要的是内心深处那份不屈不挠、不断向上的精神力量。
对于许知远提出的“为何非要做生意?”的问题,陳年的回答显示出了社会价值观对个人动机影响的情况:“这个社会太势利了,在这个时代证明你自己的方法就是挣更多的钱。”对于金钱意味着什么?陳年的解释更深刻:“金钱是游戏规则,你可以通过更多的金钱做更多的事情,让更多的人过得富足。”
摆脱贫穷,是陳年的最初动力也是终极目标。不论是在成为卓越网CEO之前还是之后,无论如何定义“成功”,錢都是解决问题的手段,它本身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对於一個困居塬上的少年來說,這是一種超越現實束缚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