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要翻越的山,这将决定人生的一半
在1980年的3月,我结束了美国留学生活的旅程,并回到了日本。我把在当地运营的软件公司“UnisonWorld”交给了我的朋友兼创业伙伴洪陆,他后来创建了中国领先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UTStarcom。在回国后的那段时间里,一年又半个月,我什么也没做。亲戚们开始议论纷纷:“正义在美国学了些什么啊?”这句话像一阵风暴,在我的脑海中和心里掀起波澜。我明白,我的人生只能有一次,不想因为偶然因素而被迫赚钱。一旦选择了一条道路,再改变就太困难、无效率。“确定想翻越的山。这将决定人生的一半。”我以此为旗帜,开始了深思熟虑。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值得倾心一生的产业是什么?那必须是别人尚未涉足的地方,也能改变世界、对他人有所帮助、能够独领风骚并保持高昂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探索技术领域。结论就是“电子信息”。我希望通过这一事业,将人类智慧与知识实现共享,对人类发展贡献力量。这是我出生的原因,也是我24岁时最终找到的巨大意义。
电子工具与软件流通
或许有人会嘲笑我不切实际。但从小目标一步步实现固然好,但如果一个人有着一个宏大的梦想,有远大的抱负,那么首先从接近方法开始就会有所不同。制定规划之后,从未来到现在思考目标实现时间表,每一步都必须掌握未来的趋势,用勇气决胜,同时构建透明且可行经营系统。不管怎样,我还有自信。我只能这么去做。我选择作为“工具”的是软件流通,这是在经过缜密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
在创业之前,我曾有40多个想法。当日本即将进入PC普及时代,如果想要让PC成为自由资财使用必备,就必须拥有优秀软件。如果能直接投入到开发中去呢?但获胜概率实在太低,操作系统(OS)领域已经被美国公司牢牢占据,只剩下应用软件领域,但这如同新曲是否受欢迎一样,只有进入全球前十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我没有选某个商品,而是选择基础设施。我不知道这一事业利润如何,但确信其生命力长且成功率70%。考虑过100多种经营点后,我做出了这个决定。
电扇嗡嗡转,职员只有两名
1981年9月,我在离家很近的福冈县大野城市建立了软银公司。那时,我们位于一个连空调都没有的地板房子2层。我雇佣了两名职员。在第一天,他们面前站起来进行了一场激烈讨论旁边旧电扇嗡嗡转动。
“我们将引领世界电子30年后我们将像豆腐店里数豆腐一样销售,以1万亿日元甚至2万亿日元计算。” 我提到豆腐,是因为“1兆(1万亿)”发音类似于豆腐店里的“1兆”,但他们两个听傻眼,都干完两个月就跑路,说:“那个人精神正常吗?” “疯子!”
就在这种飞蛾扑火的情况下,夏普公司佐佐木专务给我提出了非常重要建议:“软件产业必须在信息密度高的地方行动。” 他三年前以高价购买了我发明多国语言翻译器技术。他接受忠告,在东京麹町4番街借用经营综合研究所房间,然后找到了研究所会长野田一夫递上名片说:“孙正义,是韩国留学生。”
受这样的大人物表扬后,“很有未来发展性。” 高兴得快要跳起来。他成了介绍皮特·德鲁克名字的人之一,使他的话语让我更加坚定。此后的他和佐佐木专务成为了缺乏经验又无背景关系的小男孩导师。
怪物实业家诞生
搬到东京不久,我冒险参加电子展示会“electronicshow”。身边的人吃惊,因为只有一个名字,没有产品或成绩。我装作没听到租用展位华丽装潢,为那些没有展位的软件提供免费广告认真传播着“我卖这些电脑上的重要东西——孙正义”,随之不再发简介直闯杂志界。在展示结束後,无意间陷入濒临破产状态持续一周电话铃响起:
“我来自朝新电子,我们对贵公司展商印象深刻……”
这是一家陌生的企业,他们相信没有交易记录却打来了电话。但不能仅顾高兴供货需要大量资金软银情况绝望。一分钱都没有向朝新社长拜访介绍计划和愿景,并请求支持,最终他承诺支持托 佐佐木专务巨大的帮助,即使用自己的房子担保也无法拿出5000万日元签订独家销售合同Hudson最大的软件公司。这就是流通力量—产品供求力量尽管5000万巨款要求如此,却坚信投资带来更大利益最后销售不到一年软银已成35亿日元中坚企业《朝日周刊》称赞为"怪物实业家'靠电脑赚大钱灰姑娘'男孩"激动却不知即将面临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