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的力量:孙正义逆袭传奇—医生曾诊断我只剩5年寿命(下)
确定要翻越的山,决定人生的一半
1980年3月,我结束美国留学生活返回日本。我把在当地经营的软件公司“UnisonWorld”交给了我的朋友兼创业伙伴洪陆,他后来创建了中国具有代表性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UTStarcom。在回国后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我什么也没做。不对,是看起来像什么都没有做。亲戚们都开始嘀咕了,“正义在美国都学了什么啊?”这在我的脑海里和心里掀起一阵风暴。我的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在父母要求下,因某种偶然的原因而滋生赚钱的。一旦决定了要走的道路,再改变就非常困难了,反反复复是毫无效率的。“确定想翻越的山。这将决定人生的一半。”我以这个想法为桅杆,开始了反复思考。
我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企业家。值得倾其一生的产业是什么呢?那必须是别人没有做的事情、能够改变世界的事情、对别人有所帮助的事情、能够成为第一的事情、同时又是保持高昂热情和好奇心不断掀起技术领域。这就是“电子信息”。我想通过这一项事业将人类智慧和知识实现共享,对人类发展做出贡献。这就是我出生的原因,也是一个24岁青年最终找寻到的巨大的意义。
电子工具,软件流通
或许有人会嘲笑我不现实。当然,从小目标开始一点点去实现固然好。但如果一个人有着大梦想,心里怀有远大抱负,那么首先从接近方法开始就会有所不同。我选择作为“工具”的是软件流通,而这是在经过一番缜密分析之后得出的结果。
在创业之前,我曾经有过40多个思路。在80年代初期,日本即将进入PC大众化时代。如果想要让PC变成自由资财使用,就必须要有优秀的软件。未来必将成为软件的大世纪。我不是也可以直接投身到软件开发中去吗?但获胜概率实在太低了;操作系统(OS)领域已经被主导全世界标准的大型美国公司占领。而剩下的应用程序领域,这就如同每一首新曲都不可能受欢迎一样,只能进入前十才能获得成功。所以,我并没有选择单个商品,而是选择基础设施。我并不清楚这一事业利润高低,但我确信它生命力会非常长,同时,一旦取得压倒性地位,也能与行业增长呈比例并实现产业扩张。这一事业成功率为70%。经过100多次考虑后,我作出了这一决策。
电扇嗡嗡转,职员只有两名
1981年9月,在离家很近的地方福冈县大野城市,我建立了一家软银公司。当时公司地址位于一个连空调都没有的小旧建筑2层。我找来了两名职员。一天,在他们面前,我站在装橘子的箱子上面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激烈讨论。那边有一台旧电扇嗡嗡转着。
我们的公司将引领世界电子30年后,我们将像豆腐店里数豆腐一样销售,以10万亿日元20万亿日元计算。你搞事业的人,不觉得1000亿或5000亿销售目标太少吗?
因为在日本,一块豆腐发音就是1兆(1万亿)$.但是我这样说,他们两个完全听傻了,最终他们干满两个月就跑掉,都说:“那个人精神正常吗?”“疯子!”
就在这种苍蝇四处飞的情况下,有夏普公司佐佐木正专务给我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建议。他说:“你必须放在信息密度最高的地方去做。”他三年的前瞻购买于美发明多语言翻译器技术的事实让我接受他的忠告,并借用东京麹町4番街经营综合研究所的一间房间,然后向研究所会长野田提供自己的构思,并表示:“这是孙正义,是韩国留学生。”
受到如此重大的人物表扬,即使缺乏经营经验且缺乏关系网络,他成了既缺乏经验又无任何关系网络之外导师。他成为了巨人的肩膀,将他介绍到日本的人——皮特·德鲁克(PeterDrucker)的名字由他传播开来。在搬进东京不久之后发生类似的冒险之一时,当参加电子展示会的时候,用800万日元中的600万日元租用展览空间,并免费提供给那些未能租展位的小型电脑硬件商户,以此吸引注意力,因为我认为只要能够吸引人们注意,那么广告效果便显著。此刻我认真地宣布,“PC时代中的软件极其重要”,然后自称卖这些产品的人,不再发出简介,而是在展览结束后陷入濒临破产状态持续了一周后收到了电话:
“我来自朝新电脑,我们对贵社在展商上的展位印象深刻。不知您是否愿意为我们提供可用于大阪最大电脑零售场内使用之software?”
这是家一直未见过的事务机构,与信用最看重的是流通行业竟然相信一个没有交易记录甚至还没开张的事务单位打来了电话。但是不仅不能只顾得高兴,还需要资金供货软银当时情况是一分钱也不存储款项。而且朝新电子社长竟平白承诺支持并非简单信任感染于对方,更依赖佐佐木专务协助设立房产担保,以及托付第一劝业银行贷款五千万元人民币,使得项目顺利启动,其影响力加深使得软银很快崛起至35亿元人民币销售额市场份额强者,被《朝日周刊》誉为“怪物实业家”,或者叫“靠电脑赚钱灰姑娘男孩”。然而,这只是故事序幕前的辉煌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