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员到总监:三次深度思考的励志故事

文/小川叔

这篇文章讲的是深度思考的事,可能很多人会说,你不遭遇事儿,你能深度思考么?的确,如果你的人生不遭遇关于选择、取舍、放弃等关键的大事,你未必有机会做自我拷问。但并不是说这个深度思考平时不能做。

如果当你在工作和生活当中意识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先记录下来,之后找个周末的早晨,心情平静且放松的时候。取张白纸,做一个自我发问。

我以前常常这样做。我会在纸上写下问题,比如:我为什么那么爱生气?

写下这行之后,我会自我反问,你觉得会在什么方面上生气?

然后自我回答,比如在与爱人相处方面,在狗不听话的时候。

之后再尝试回答,这是否是源于你内心里希望对方要按照你所想的去做,这种控制欲会让你有一个设想,一旦对方没有做到,你就会表现的失望和愤怒。

这代表了什么?

代表我是一个对自己有要求,很多时候却容易将自己的标准去延伸到其他人身上,甚至包括宠物。

这最容易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你要求对方以为是为了对方好,其实更多是希望自己舒服一些,如果对方是你的下属,他做到了你要求的一切,你就会满足么?不会,你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会限制他的自我发展,而且即便他做的再完美,他也成为不了你。

那我要如何调整?

尝试放下要求,用欣赏的角度去发掘对方的优点,从对方擅长的出发。尝试示弱,用拜托和请求的语气去让对方做你期望的事,并及时给予奖励。削弱自己的完美主义,分清楚成长和自我苛求的区别。成长是伴随痛苦的,但不会只有痛苦。你们成就来自于过程,而不是限定的结果。

以上就是我的一次小小的心灵历练,对未来充满期待,也希望对你们有所启迪。如果我们能够持续地进行这样的内省,我们或许能找到答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坦白说,我不是特别喜欢动脑筋的人,又不是哲学家或思想者,每天应付工作都忙得不可开交,还哪里还有力气去深思熟虑呢?关于深思熟虑的问题定义各位可能不同,但是根据我的浅见,它意味着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挑战,并且能够通过逻辑性地分析问题来寻找解决之道。我个人认为,只要能够勇于提问,那就是一种很好的开始;只要能逐层剖析并努力寻找答案,那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而往往是在我们遇到这些“大事”时才真正意义上的展现出我们的智慧与勇气。在这样的经历中,我们学会了如何克服困难、如何重新审视自己,以及如何用更为明智、更为冷静的心态来看待世界。这是我生命中的三个转折点,每一次都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更懂得怎样活下去:

第一次转折:超越界限

当31岁的一个晚上,我被迫停下来考虑自己的职业道路。当时,我已经换过六份工作,却仍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一刻,我决定停止逃避,将注意力集中在规划未来上。我制定了一份新的目标清单,其中包括薪水提高至6000元以及职位提升至执行主编。此后两年里,我努力实现这些目标,最终成功晋升成了公关部经理,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第一次重大突破,也是我人生的第一次重大决策,为后续所有的事情奠定了基础。

第二次转折:逆袭之路

然而,即使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我的内心依旧存在不安感,因为一直担心公司内部政策变动导致职位稳固性不足。于是,当公司需要撰写明年的计划时,我突然意识到了自己的渴望——渴望参与营销策划工作,而非仅仅只是集团部门里的行政助理。那一刻,一股冲动促使我站出来表达我的愿景,同时也承认了现实中的局限性——即便拥有专业技能,但若缺乏项目经验,便无法获得营销岗位。不过,在这一过程中,有一番独特的情感体验发生了变化——对于品牌管理领域产生了一种兴趣,同时也认识到了其重要性,这让我开始探索品牌建设相关知识,并将其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以此作为未来向前的方向线索之一。

最后一次转折:踏上新征程

正当一切似乎回到起点时,那个年度计划汇报结束后的夜晚,是另一个重大的发现——虽然曾经迷茫过,但现在已经明白了自身对于品牌管理领域潜力的巨大可能性。当春节假期结束后,由于原任总监离职而空出的位置,被邀请接管整个部门。这件事情,如同命运安排的一场意外惊喜,让原本准备离开或者继续保持现状状态的人变成了负责人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不仅确认了之前那些关于个人定位的问题,而且还揭示出了前方隐藏着无限可能性的通途。不论未来的道路多么曲折,都有一颗坚定的信念驱使着每一步前行——这是一个人生的第三次伟大改变,也是我目前正在不断学习和适应其中的小步伐旅程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