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王小川,搜狗公司CEO。从开发搜狗输入法,到做成搜狗浏览器,再到圆梦美国纽交所,王小川在搜狗14年的坚持令人敬佩。
王小川曾说自己是极客,“极客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理解成:好奇、执着、钝感和创新。”显然,他本人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一、从ChinaRen到搜狐
王小川是一位“天才少年”,学生时代的他一路所向披靡,成绩优异。1996年,由于获得国际奥数金牌,他被保送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1999年,陈一舟、周云帆、杨宁三人找到王小川,开出高薪邀请他加入ChinaRen。于是,还在读大四的王小川开始在ChinaRen实习,手下管着7个编辑。
他非常勤奋,经常睡在办公室,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研发出了能够评论的新闻系统。8个月后,当时中国第四大网站日浏览量高达4400万,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第四大网站。
2000年,由于收购ChinaRen而进入了新阶段,这一年也见证了他的转变与成长。他不仅担任技术负责人,同时参与策划产品发展方向,并且成功引领团队解决多项难题。
二、新挑战与突破
2003年研究生毕业后,被张朝阳亲自邀请加入搜索引擎项目。这次任务更为艰巨,因为要面对国内外强大的竞争者。而那个时候,他带着12个清华奥赛集训队的大学生夜以继日地敲代码。
然而,在市场推广上遭遇挫折,一直到了2008年底,那些积累起来的问题都得到了解决。当时市场份额只有2%。
为了打开局面,不断调整策略,从渠道上突破,以至于打入流行下载站进行广告宣传。经过无数次尝试和反思,最终取得了预期之外的效果——2008年的末尾,其市场份额竟然达到40%!
三、大型企业独立运营
随着时间推移,对自己的信念更加坚定,他提出要做浏览器这个关键桥梁。但正值PC端浏览器激烈竞争的时候,要想异军突起并不容易。但他并未放弃,而是在此基础上投身新的挑战中不断前行。
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之后,本土互联网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此时已由张朝阳任命另一人管理搜索业务,而倔强的王小川选择继续全身心投入研发工作,不久后即发布了第一版搜狐浏览器,并两年内占据10%以上市场份额,使其实现首次季度盈利。
四、大规模增长与国际化
2013年的交易谈判几乎完成,但由于对于网络安全问题深刻认识,以及对未来潜力的判断,让这一决定最终被搁置。在腾讯支持下,与马化腾合作使得公司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此后的几十亿美元投资让他们迅速崛起,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他们成功融合了各方优势资源,使产品更加完善和吸引力增强。
五、高潮迭起与个人价值观
2017年的纽交所IPO标志性地展示了一段传奇故事。一时间,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这个来自中国的小男孩如何一步步走上了国际舞台。而39岁的他,因创造性的领导力以及超乎想象的心智能力,在财富榜上排列第二十九位,也许这只是序章而已?
尽管如此,在面对媒体采访时,无论是回顾过去还是展望未来,都有一种决绝——“只要今天在我依然有机会实践,我就会一直做下去,只有挂掉那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