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CEO王小川:“挂掉那天,才是终点”
文/清如
【人物名片】王小川,搜狗公司CEO。从开发搜狗输入法,到做成搜狗浏览器,再到圆梦美国纽交所,王小川在搜狗14年的坚持令人敬佩。
王小川曾说自己是极客,“极客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理解成:好奇、执着、钝感和创新。”显然,他本人就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
一、从ChinaRen到搜狐
1999年,由于获得国际奥数金牌,他被保送进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9年,陈一舟、周云帆、杨宁三人找到王小川,开出高薪邀请他加入ChinaRen。于是,还在读大四的王小川开始在ChinaRen实习,手下管着7个编辑。他非常勤奋,经常睡在办公室,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研发出了能够评论的新闻系统。8个月后,由于日浏览量高达4400万,一跃成为当时中国第四大网站。
2000年,当时中国第四大的网站被收购进入了新阶段。在这里,他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开发搜索引擎。他带着12个清华奥赛集训队的大学生夜以继日地敲代码。当时,他们面对的是谷歌等巨头,但他们没有放弃,因为他们知道技术优势可以弥补资源上的不足。
2004年,有了搜索引擎产品,但却鲜少有人问津。这时候,他发现马占凯对于产品建议不错,因此向他抛出橄榄枝。马占凯认为国内市场缺少强大的中文输入法,对于这个建议表示认同,并且决定要做输入法。
二、搜狗输入法
2006年上线之初,其市场份额只有2%。为了打开局面,他们建立推广团队,从渠道上突破,再通过流行下载站打广告。此举有效,使得两年的时间内其市场份额达到40%。
此事让他意识到,要做搜索引擎,要有桥梁作用,这里指的是浏览器。他向张朝阳提出要做浏览器。但彼时PC端浏览器战事正酣,要想异军突起并不容易。但他并未气馁,而是在张朝阳任命另一人负责搜索的情况下,全身心投入到了浏览器的研发中。
三、搜狗浏览器
2010年谷歌宣布退出中国后,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一年,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成功独立运营,而且实现首次季度盈利。在这之后,只用两年的时间就取得了成功,上市前夕已经达到了10%的市场份额。而最终,在2013年与腾讯联姻后的发展速度更快,最终于2017年成功上市。
对于这些经历和挑战,以及未来的规划,他总结为:“只要今天依然有机会实践,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来源:南财专访 王小川语句 搜豆CEO王小川:在搜狐内部创业 人才为王:快速成长秘诀 搜豆上市:13年砥砺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