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廿四,岁月如梭,小年的晚上,我们的微信群里热闹非凡。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询问春节聚会的具体时间,这份期待与往年一样浓厚。我虽学业繁忙,但能结识的朋友并不多,只有几位从小学到初中的伙伴,一直保持着友谊至今。我们每年都要在正月初七这天相聚一回,这已成为我们的习惯。
记得初中毕业时,我们一群好友约定,每年正月初七都会去母校拜访班主任袁老师,那是2000年的冬季,寒风刺骨。那一年,没有我们的聚会。但后来,我们决定将每年的聚合地点固定在学智和永玲夫妇家。这对夫妇勤劳且贤惠,他们早已在城区购置了房产,是我们同班同学之一,所以有人笑我成了他们媒人。此后,每年正月初七前,都在学智永玲家举行同学聚会,成为了我们的传统。
十余次的团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去年那一次。当日来的宾客增多,有一个久未谋面的老朋友小凤,她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情谊。尤其是远赴新疆工作、数载未归的大艳萍,更是我这段旅程中难忘的一刻。她是我青梅竹马的伙伴,从小一起长大,但命运使她远离了郴州。在新疆工作虽然工资高,可她仍渴望回到故乡,遗憾的是调动困难。“我刚买了一套房子,在郴州准备退休后常住。”艳萍说,“到时候,你们这些老同学就可以经常见面了。” “你怎么不选东江呢?这样我们不是邻居吗?”秀华半开玩笑地说。
秀华曾是校花,现在已经是一名深圳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她外出打工多年,如今才开始考虑回乡。她和巧丽的情况类似,巧丽一直在东莞打工,并计划将女儿留下,让自己继续上班。“我讨厌做家务,我更喜欢工作,”巧丽笑着解释,“我的丈夫耐心,我让他当家庭主男。”
随着岁月流逝,每年的聚会变得更加温馨,因为更多的女生加入了大家庭,无论聊天还是分享生活的小事,都充满了欢声笑语。一天过得飞快,让人期待下一次团圆。未来,当我们老去,如果还能维持这样的联系,那真是人生的巨大幸事。而且,不知何时又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