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熟悉的岭南时光里,她以一名新闻编辑的身份,默默地在报社中工作。尽管职场往常伴随着通话和文档,但直到一次外地开会,我们才有了面对面的机会。那天,我们约定,在报社门口相遇,以避免误认。我穿着大红T恤、戴着棒球帽,而她肩背旅行包、眼戴远视镜,不用说,我们便彼此辨识。
岭背上的行李显得不轻,她微微前倾走来,瓜子脸、小鼻小眼,小嘴搭配大眼镜,一笑之间透出大气范儿。她提起旅行包中的沉甸甸物品,我好奇问道:“里面装的是什么?”她回答:“除了书籍,就是跑步用的器材。”
我惊讶于她的身体状况:“你哪不好?”她却未直接回答,只是坦言每日早晨五千米奔跑,是为了冲洗烦恼,保持健康。身手敏捷的她,每天清晨都能迎接新的一天。
第二日凌晨五点半,门铃响起,是岭。她全副武装,如同专业选手般准备就绪。我跟随她的脚步,却很快落后,最终只能跟着她的节奏缓慢前行。这份坚持让人敬佩,但我也明白,“每日奔跑”并非易事,它要求我们承受风雨,无论何时何地。
岭讲述过她的不幸——妊高症引产失去孩子,那些痛苦与遗憾如同影子紧随其后。但是,她选择了坚持,不断奔跑。在那十年里,她是否将泪水化作汗水,我无法知晓。而现在,她已成为一家报纸的副总编辑,用自己的努力改善工作环境,就像养育一个孩子一样珍惜。
我曾犹豫询问那个问题:爱没有孩子难过吗?但那句话永远停留在我的心里。有一次,我偶然读到了她的博客,有这样一段文字:
“20年前大学毕业,我选择儿科,因为喜欢孩子。不给予自己,但给予无数生病的小生命,让他们成长。”这是她丈夫的话,他是一名儿科医生,用自己的职业追求那些需要帮助的小生命,而不是亲生的孩子。他爱他的妻子,也爱那些不属于他的人类。
这番话让我心动,有泪涟涟。我留言告诉岭:“等到下次,一路共赴五千米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