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其一生寻找的,乃是那不曾放弃你的人。记得在三个月前,我怀孕了,那时我们刚结束了一场日本自由行,旅行中我常感疲惫。但这对于我这样一个自打鸡血以迎接旅行的人来说,是非常反常的。我回家后象征性地拿试纸测试,结果清晰地呈现出两道杠。

那时黄昏,他在上晚班,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一丝惊喜,只有惊讶,然后叹气。我也吃惊自己的反应,以为婚后的这些日子,可以慢慢适应即将到来的三个人的生活,但当这一切来临时,我还是如此无措。

我平静情绪了很久,才发微信告诉他,他和往常一样秒回我的信息,而且看得出来,他很开心。他一贯的敏锐让他察觉到了我没有那么开心。

放下电话,我竟然莫名其妙地坐在沙发上哭了,而且越哭越伤心。我承认自己是个玩心很重的人,按我的规划,该再过个1-2年才考虑吧。毕竟,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去,很多风景没有看,二人世界才半年就要被打破,这些都让我很心虚。

那天他很晚才到家,看着我似乎受了委屈一样。过了很久才慢吞吞对我说:“原来你不喜欢小朋友。”“也不是不喜欢,只是觉得太快了。”我小声说。

“哎,都怪我。”他叹了口气,让我觉得十分过意不去。“其实,如果真的不喜欢,我们也可以不要,我就是怕你受苦。”他接着说。

记得有天在电视上看《匆匆那年的》电影,那时候他的话让我想起:“既然怀孕了当然要生下来,不会让你受这份苦。”

随后,就是去医院进行各种检查。他特意请假,在妇科外面耐心等我。那时还只是怀孕5周,当医生熟练问着问题,就用一种漠然的声音回答:“要么?”I吃惊她的冷漠,但颤颤回答:“恩”。

“考虑清楚了?如果现在不要也来得及,开点药明早空腹就能做手术,也不疼。”她补充了一句。“不用了。”I回复她。那一刻,我好像有一点力量,从未真正准备好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却决定坚持下去,为这个生命提供最好的养育环境,即使是我自己都不确定是否能做好这个妈妈的角色。

每天下班回来路上,他都会发好几条微信问好几遍“回家了吗?”有天,一到楼层,就看到他站在电梯外像等小朋友似的笑着等待。这幕,让我们仿佛又变成了十四五岁的情窦初开之人。

夜里经常醒,有时是起来去洗手间,有时只是忍不住咳嗽一小声,每次听到声音,他都会第一时间转身抱紧并低声安慰:别怕,有我呢。他总是把握机会给予温暖与支持,无论是在忙碌工作还是调整身体状态中,都是一位贴心伴侣,如同影子般守护着我们的每一个瞬间和需求。

此刻,即便食欲大减,每当提起美龄粥或鱼肉汤佳肴,便见他默默学习制作法,或挑选鱼刺,为满足我的味蕾而努力。在那些难以言喻的情感共鸣之际,他们之间的情深爱意如同滋养于彼此内心深处,最终成为了他们共同生活中的宝贵财富——相互扶持、关爱与理解,而非表面的甜言蜜语或浮夸赞美。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想要成为优秀母亲的一方来说,更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一种责任、一种牺牲以及一种深沉而真挚的情感纽带——无论未来如何变化,这份关系将永远是不变且坚定的一线光芒。在那个漫长而曲折的人生旅途中,他们凭借这种力量,一步步走向更好的明天,而彼此之间所建立的心灵联系,则成了他们抵御世事沧桑不可动摇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