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少:中国美男子的自然生长力量
文/华少
在我主持《中国好声音》的第一季之后,曾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活动,在那时,《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师对我说:“真没想到,你居然可以野蛮生长到现在这个样子!”其实,我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开始接手这档节目时,我是有心理准备的。节目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导师选学员,第二个阶段是学员对战。在第一阶段,只有熬到了第二阶段,才会正式登上舞台,这让我感觉机会不多,不仅没有“主场”的机会,还连个“客串”的机会都没有。我来自上海,可不比杭州温和熟悉,更充满了洋气和挑剔。而且放下大上海不说,我人也不熟悉。这个节目由浙江卫视和星空传媒联合制作,而我的团队中的兄弟们都没能参与其中,就只有我一个人。
李白在《侠客行》里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当直奔上海的路上,我忽然有了一点这样的感怀。但到了现场,我就傻眼了,因为事情远没有那么潇洒浪漫。我倒有点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意思。
然而既然来之则安之吧。我可是专业主持人,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不得让浙江卫视丢脸。那时候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什么都不顺手,一切似乎都没有我们浙江卫视好的使用,更别说舞台和灯光了。
除了这些,也许一个主持人只能留在台后,没有搭档,没有串词,不需要更多展示,只负责采访、调动情绪、鼓舞他们上场好好发挥,然后就和亲友团一起分享从台上传达出来的情绪。
既然节目形式如此,那么自当尽力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但让我万万想不到的是我的表现一开始就引起了那么多人的质疑。
回忆一下当时的情景吧。
浙江卫视上下沉浸在高收视率欢愉中,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笑谈话,都离不开《中国好声音》;所有导师都被媒体追捧,他们成了这个节目的最出彩元素之一;所有学员的演出也成为了微博及视频网站宠儿,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而只有我,只有那个戏份儿不多形影相吊的人,被大家挑出来,“千夫所指”,集体否定,而且整个发展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替我说话。
虽然事先有些心理准备,但当事情发生时还是抑郁到了极点。我连看微博勇气也没有怕看见别人评价我的词句怕看到任何地方我的名字。
坦白地说,在录制第一集和第二集时工作量最大,不仅要适应制作团队还要跟节目融合,还要把学员们资料牢记于心去聊天,一起见他们亲朋好友,把每个人的故事捕捉到手……
这可不是唠家常,上述过程都是摄像机拍摄到的。这意味着一直录制节目,无论导师说话的时候还是学员唱歌的时候,都差一点没被录下来。
在第一阶段中,有些人看到我亲友团站在屋子里看着演出现场视频偶尔出现一下,就沾上了亲友团光。可怜每集只出了几个小时镜头,每个镜头不过20秒!
最令人心存遗憾的是,那么多功课努力非但未得到肯定反而得到了一句“不应该存在”的评价!
那时候的心情低落到了谷底恨不得节目赶紧结束回家。但唯一支撑是我一直告诉自己的话:即使别人小看你嘲讽你,也不能小看自己哪怕被公众指责得体无完肤至少也要得到业内承认——华少是一个专业主持人。
硬着头皮撑!
转折是在第三集出现了。在前两集中播出后,由于反应意外良好第三集中决定增加广告环节于是便有了一段经历,或许这是人们常说的“无意栽花花未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但如果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这一切,是不是贴切?
那集过后念广告被很多人模仿传播,从策划本身而言,我们达到甚至超过预期效果确实值得高兴。显然,让广告成为一种新的内容模式也是成功的一部分,从此以后我的工作又增添了一项内容,即念广告以前参加各种活动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环节?而现在,无论走到哪里,都必然会让我念一段活动主办方常常会啪地给我一个广告说:“照着这个快点儿念出来就行!”
刚开始还会客气提醒:“确定吗?念快了现场可没听得清楚!”
“无所谓大家图乐呵嘛!”确实 主办方图的是乐呵。
记得有一次因为太疲惫,在台上把广告词念错了心里正琢磨,要不要开个玩笑敷衍过去结果掌声雷动观众倒是真介意,还喊:“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这是什么情况?我是在念广告不是唱歌跳舞?广告还要再来一次还有返场,我该高兴还是悲哀呢?
正确选择 野蛮生长 四周没路时向上生长 车讯网CEO海兰:一个工作狂向上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