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至公元前479年,是中国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尊称为“万世师表”。他提出了“仁”、“义”、“礼”等道德观念,并倡导以《易经》、《书》、《诗》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孔子的弟子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颜回、闵子骞和曾参。孔子的教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在文化上,对于儒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墨子
墨子,约公元前470年至约公元前391年,是战国末期的一位哲学家,以其独特的逻辑推理和批判精神著称。他主张消灭战争,提倡兼爱与非攻,他认为人的本质是善良无私,因此应该推广爱心,减少冲突。墨子的这一思想对于后来的儒家和道家的发展都有所影响。
老庄
老庄,即老聃(Laozi)与庄周(Zhuangzi),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两大代表人物。在他们的心理活动中,都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之物的智慧态度。老莊學對後來中國哲學乃至文化產生深遠影響,它們各自創立了一個獨特的人生觀與宇宙觀,這些思想對當時社會思潮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张载
张载(1020-1073),北宋时期的一个哲学家,与王安石并称为北宋新文主义或改革派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性命二本说”,认为人有两个本源:一是天赋之性,即人之本;二是由外界因素形成的生命力。他还提出了“性相近而习相远”的概念,强调个体内在价值与外界环境之间的关系,为后来的程朱理学奠定了基础。
王阳明
王阳明(1472-1529),明代初期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其思想对后来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提出“致知格物”的教育原则,这意味着通过修身养性的方式来达到对自然万象进行全面的理解。这一理论被誉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中的一个高峰,对当时及以后几百年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