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少

做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之后,有一次我去青岛参加一个活动,《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老师对我说:“真没想到,在《中国好声音》里面,你居然可以野蛮生长到现在这个样子!”说实话,我也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

一开始接手《中国好声音》,我是有心理准备的。这个节目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导师选学员,第二个阶段是学员对战。在第一阶段,主持人无非是客串而已,只有熬到了第二阶段,才会正式登上舞台,表现机会很少不说,我甚至连个“主场”的机会都没有。上海,可不比杭州的温和熟悉,里里外外充满洋气,自然是精致挑剔。放下大上海不说,人也不熟。这节目是我第一次走出浙江卫视的舒适圈,与其它城市的人打交道。

李白在《侠客行》里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我在直奔上海的路上,一时之间忽然有了点儿这样的感怀。但到了现场,我就傻眼了,因为事实上,这一切并没有那么潇洒浪漫。我倒有点儿形影相吊、孑然一身的意思。

没办法,就当既来之则安之吧。我可是专业主持人,就是靠这个吃饭的,不得不给浙江卫视留下良好的印象。那时候最强烈的感觉就是什么都不顺手,一切都好像不是我们浙江卫视节目的风格,更别提舞台和灯光了。

但是我并不甘心于这种局面。当时最让我心痛的是,那么多努力,那么多功课,却无法得到公众认可。而且,即使被批评,也要坚持自己的职业身份——作为专业主持人的华少。

转折发生在第三集。在前两集播出后,我们发现虽然受到了很多质疑,但整体反响依旧非常好,所以决定增加广告环节。这导致我的角色变得更加重要,从原来的背景人物变成了活跃参与者。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吧。但如果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这一切,是不是也算贴切?

从那以后,我工作中多出了念广告这一项内容,而这份能力竟让我的职业生涯迎来了新的起点。我学会了接受变化,并将这些经历融入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正如车讯网CEO海兰所言,“一个工作狂的向上生长”,即使是在逆境中,也要不断进取,不断提升自己,以便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通过野蛮生长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为自己树立起更加坚固的地位。在自然界中,或许树木需要时间才能绽放,但对于像我这样的人来说,每一次成功都是向着更高目标迈进的一步,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现。而那些曾经嘲讽过我的声音,如今只剩下回声,让我知道,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最佳状态出现。这,就是野蛮生长带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