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孝林

走在路上,你并不一定会认识他是甲乙丙丁中的哪一位,走近他,你却不得不承认自己内心的感动,这就是“自强之星”的魅力。他们并不需要谁仰望,但值得所有人尊重和学习。

对刘普林的采访约得很迅速,因为几天后他就要去湖北宜昌支教一个月,时间紧迫。临行前的准备工作很繁杂,但刘普林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采访,我们约好第二天上午10点在武汉新东方学校中南总部见面。

采访当日,他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半个小时,怯生生地站在记者工位前,小声地打着招呼:“您好,我是刘普林。”然后他就羞红了双颊。 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笔直地坐在椅子上,双手不停地把玩着面前的一次性纸杯,还因为太紧张而不小心弄洒了杯中的茶水,局促不安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是一个曾经接受过央视等多家知名媒体采访过的新闻人物。

也许你并不认识刘普林,但你听说过曾感动中国的“马路孝子”吧?也许在很多人眼中,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这个在“重点高校”概念之外的大学,这里的学生很难和“榜样”二字扯上关系,但 刘普林就在这里,他成为了值得同龄人的学习对象,成为了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

出身寒苦,让他更懂得体谅

刘普林出生在湖北武穴农村的一个六口之家,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都因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守下来的孩子们。他从小开始了一段与同龄人的不同的人生旅程,在田间的地里翻土、插秧、除草、收割,这些都是他的日常生活。在这些辛劳工作之后,他依然坚持每天做完作业,然后再去帮助母亲扫街两年,被媒体报道为“马路孝子”。

这些对于生活优越的大多数90后来说,是难以想象的事情。“可能是农村的孩子都比较早当家吧,那时虽然情况不好,我也没觉得有多苦。那些活也不是我一个人在做,他们比我大,比我老,都要干更多。”

自强自立,让他变得富有

获得过很多荣誉和称号,对于原本只认为自己最重要的是成为湖北省自强不息优秀大学生的称号感到非常骄傲。但当成了全国五十多万参与者中脱颖而出的标兵之一,并且和其他9位优秀的心灵伙伴一起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深感意外。这让他的世界扩大了许多,不仅让他接触到了俞老师,也激发了他的迷惘与梦想。

座谈会上的每句话,每一个故事,都触动了他的心弦。他开始描画起人生的蓝图,为实现那份稳定工作,一所小房子,一家人能常聚吃饭聊天的小梦想而努力。他说:“因为我们身处逆境,却仍不忘为了公益事业奋斗,为帮助别人而努力。而这之前我只是为自己家里做点儿力所能及的事情,因为我想,如果自己都过得不好,又拿什么去帮助别人呢?”

成为全国“自强之星标兵”后,他除了荣耀本身带来的兴奋外,还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作为一个标兵,他必须对那些以他为榜样的同学负责,所以必须要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这样才能不负这一切。

但即使如此,对于已经步入社会的人们来说,“贫穷让我变得更富有”的话语依然显得有些异致。当问及如何看待这一点时,他笑着回答:“物质上的贫瘠并未能将我的精神世界束缚住,而是在精神层面让我变得更加顽强,更富有。”

用行动回馈社会

其实,从2010年10月起,就开始积极献血,每隔半年一次,现在累计献血1500毫升。他还成立了一支雷锋团,用捐赠给自己的钱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并利用节假日到山区支教。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对社会的一种回报,同时也是对过去困顿岁月的一种补偿。

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只有一部分人才能够从困境中学会珍惜,即便这样,也有人选择用这种珍惜转化为助人的行动,而不是简单沉浸其中。此刻,看着这样的刘普林,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在未来不能创造出更多美好的东西?

所以,当提到关于影响力的讨论时,说到90后的十大影响力人物,最自然不过应该包括像刘普林这样的人。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力量,看到了一种超越时代界限的情感共鸣。他们虽然来自不同的背景,但是共同拥有那个最基本,最真实的情感——关爱与贡献。这就是为什么他们能够跨越年龄差距,与无数追随者产生共鸣,他们将这种情绪传递下去,使其成为一种力量,将它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每个人都能感觉到那种温暖与力量,那种属于我们所有人的美丽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