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俞敏洪以他的坚韧不拔和无畏前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一个普通农村孩子到新东方集团的创始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在这段传奇般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如何通过阅读古典文学作品如《三国演义》来悟出管理企业需要平衡利益与人情之间的道理。

作为新闻记者、财经作家,张翼历时6年跟踪采访报道新东方,写成《俞敏洪管理日志》一书。2009年11月6日,北京,中关村西区,新东方大厦9层贵宾室,俞敏洪接受了笔者的专访。

现将访谈录全文刊登。

张翼:为了写作《俞敏洪管理日志》一书,我浏览了你近10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内部讲话、公开演讲、新闻报道,感觉“中国古典文化”对你影响比较深,比如读《三国演义》,你通过分析刘备、曹操的用人得失与成败,你得出基本结论“管理企业要在利益和人情之间找平衡”。你在新东方最为混乱的时期把《三国演义》又钻研了一遍,这本书对你性格改变、思想提升产生了哪些影响?

俞敏洪:其实不只《三国演义》,《论语》、《老子》这些会聚中国古代文化成就的经典著作,对我都有很大的影响。我记得上中学的时候读《水浒传》的故事,对情感与忠诚体会得很多。当我经营企业之后重读这些故事,我就总在想,他们为什么能成功?他们有什么特质?他们是怎样凝聚团队?那些忠于他们的人为什么对他们格外坚贞和忠诚?

北大求学5年的时间里,我阅读了800多本书,其中包括许多古典文学作品。经营企业之后重读这些作品,我就总在思考,他们怎么才能成功?他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我的思考引领我走上了成为教育家的道路。

张翼:你的博客文章总是让人们感到一种深切的情感共鸣,让人们得到力量上的鼓舞。你一直努力培养一种精神气质,这种气质也已经成为新东方的一种核心竞争力,并塑造了一群理想主义者。但是从离开新东方的大批教师曾经指责说,“新东方成功地制造了理想主义者创业假象”。

俞敏洪:“这是由离职员工发表的话题。”精神激励心灵励志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独特文化。而对于绝大多数人的来说,现在我们的公司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家园。不过,我们并不要求每个员工都像我们一样充满理想主义。我承认,从成立那天起,就以利益驱动为主体。这一切都是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

张翼:独具个性的教学方式,以及另类风格的教师形象,是新东方最显著优势之一。这种授课教师是我们最珍贵“核心资产”,但数千名授课教师价值观道德观养成是个严肃课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将可能引发或然风险。

俞敏洪:现在有8,000多名授课教师,这是我所谓“核心资产”。如此庞大的知识分子群体如何管束呢?首先,在理念行为层面进行积极引导和道德约束,其次,要让大家知道公司能承受宽容底线所在。在所有宽容之下,还必须确保系统安全运行,这就是我的原则。不妥协是一定要做到的原则。

六年前,有一次分校校长犯经济问题,但当时我没有处理他,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摆脱“哥儿们意气”,考虑到了体恤及宽恕,所以只是要求他清退款项。当回望过往创业史,那时候混乱至崩溃边缘,但我认为那时候吵架并非善恶的问题,而主要是在心态差异意见分歧而已。那时候纷争不存在惩罚谁的问题,只要开放胸怀能够无限制宽容别人才行。现在回头看对那个分校校长处理的问题,我确实太过宽容了。我当年的思想认识还比较狭隘,不像个谙熟法治善于管治的人物。我清楚记得,当参与处理那个问题的小组成员灰心丧气两个多月,他们对我的纵容感到失望伤心。“既然连这样的恶都不能惩罚,那么也就无法弘扬真正善良,我们觉得跟随你的路线存在危险”,这正是当时大家批评我的话语。

现在我的认识有所改变,我认为,一些道德败坏行为如果不进行示范性惩罚,则机构将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