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寂静的夜晚,人们往往会独自沉思人生辉煌与落寞。至少我是这样,在十年工作经历中,这个习惯伴随着我。在深夜,我会回顾失去的财富、权力和感情,试图寻找规律,以避免未来重复相同的错误。事实上,我很少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关于“原则”这一点,我无法避免。
有人曾问我这样的生活是否会很累,但我也不确定。我每天只休息四个小时不到,却依然精神充沛,也许是我对职业的热爱。至于提问我的朋友,他已经返回家乡,对北京的空气、交通以及一切都抱怨不已,其中最让他不满的是,他觉得自己的价值没有得到实现,总是有一种怀才不遇的心态。
想想也对,在北京以两万多元月薪为生的他确实有些单薄。要知道月薪并非冷冰冰的数字,而是市场对你能力评定的价值。如果市场认为你“不值钱”,那么你的抱怨将无济于事。而那些不断跳槽提升价值的人,只是在短暂享受假象,当他们真正开始做事情时,他们的能力就会暴露无遗。当价值与能力不匹配时,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机会,因此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不断跳槽。
你的成功励志故事:夸张
你并不需要认识更多的人,因为别人不会记得你。我虽然不是人人皆知,但跟我一起吃饭的人如数家珍,但是能叫得上名字的人仅限几百位,手机通讯录中也只有几百个人。很多人说认识我,但实际上不知道谁,更有甚者一年都没和我说过一句话,还用我的名义去找其他朋友谈合作,这真是令人迷惑。
还有一个真实故事,当年组织了一个名为“互联网高管”的组织,那里都是微软、三星、BAT等VP级以上级别的人。一次,一位电商北京分公司负责人找到我,说要加入,最终因为情面让我参加一次会议,然后他就到处打着这些高管名义出去招摇撞骗。后来通过朋友关系,我才知道这个所谓的北京分公司其实就是一个人。
这样的“人才”,我们的圈子里随处可见,都以为认识就是朋友,加个微信或QQ就是朋友。但事实如此吗?在信息透明今天,要找到牛人的联系方式实在太简单,但是想要成为朋友就真的很难。你可以尝试去找你认识最多的人借钱,看看别人愿意搭理你吗?
又像很多人喜欢说的圈子,说人脉,说自己认识谁谁谁,感觉自己很重要。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我从未相信非同层级之人的友谊,也从未相信外界世界愿意接受这种友谊。不过这里也有例外,但例外毕竟少数,大多时候别人才不会搭理你,所以请清醒自己的假象,你并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络。
真正意义上的社交是什么?
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交?它其实是在于看一个人能够吸引多少人才,以及能够影响多少人才。这意味着拥有某种价值,可以给别带来什么。(这里所说的价值并不只是金钱,你能开拓别人的思维,与他们探讨深度话题也算之一样)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有些时候,你连这个基本价值都没有,在别人的眼里就像是幼稚的小孩。
当幼稚的小孩进入成熟社会,不会得到怜悯,只有嘲笑。不论怎样混入高端圈子,如果你的水平不足够、权利不足够或者知识不足够,那么大家都会忽略你,即使在同一级别中,你也是出类拔萃的大人物,他们怎可能认可一个平庸之秀呢?留给你的只有异样的眼光而已。
所以,请思考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料,让自己变得更值得被接纳。当那个时候,你再去混圈子,再去构建网络,也许这次才能被尊重。如果现在只能呵呵,那么请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行为,有没有帮助过超过20亿美金融资,有没有一个人一年内扛起5亿销量,有没有敢向投资者保证,可以带领团队,用一年时间做出500万用户应用程序?如果不是,那么即便是个体户,也应当清楚地明白自己的位置和能力。此外,对那些吹嘘自己拥有丰富资源或联系网但实际上毫无作用的情况,更应警惕其虚伪性质,并且了解到,其背后的目的通常是为了炫耀或者获取赞誉而非建立真诚互助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