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个夏天,我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和对贫穷生活的决绝。我带着一份500元的小生意,一本书包,和一个梦想。我的家境并不富裕,这笔钱是亲戚们慷慨地给我的。踏入人民大学社科系的第一天,我宣誓,不再依赖家人的帮助,要靠自己养活自己。
大学的第一年,我主要通过抄信封来维持生活。在那个信息技术尚不发达的年代,信封上的现成文字并不多。很多老师和学生都开办班课,为全国各个县的领导提供培训服务,我们需要帮忙打印这些信函。一本黄页可以写上一个县名,每次写完后要将信封折起来放进去,再用胶水封好。这整个过程可以赚到六分钱。我做的是其中的一部分工作,大约每个需要三至四天时间,有时在宿舍,有时在走廊。晚上十点宿舍关灯,但走廊里的灯总是亮着,所以我就在那儿坐下,用小板凳抱着箱子开始抄写。一万个信封六百块,我虽然承受着单调乏味,但因为能挣到三分钱,每完成一个就感到满足。
到了大二时期,我决定利用暑假时间,把大三学年的所有费用赚回来。那时候我不再为人抄信,而是找到了更有利可图的工作,那就是帮助出书同学推销书籍。在酷热无比的夏日里,我每天骑一辆二八自行车背着几十本沉重的大型书籍去金融大厦敲门。当我怯怯地问:“您要这本好书吗?”通常会得到积极回应,因为作者给我定的价格四折卖出去,就能赚取60%之高收益率。在一次偶然机会中,在农业银行里一次性卖出了二十多本书,那是我当时非常感激的事情。
由于担忧社科系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我还自修了一门计算机专业。在大三下半学期期间,当我已经成为班级中最有钱的人之一的时候,拥有“大哥大的”便成了显赫身份标志。我甚至能够使用它作为餐厅常客,让服务员迅速跑过来招呼:“您想吃些什么?”
到了大学最后一年,我渴望创业。那时候我的口袋里装得饱满,从银行取出20万元现金买下了一家餐馆。但没想到那只是租用的,并非购买权利;半年后才发现这一差错。我诚心待人,却遭遇员工私吞资金导致餐馆巨亏,只好借款结清并解散店铺。不过,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企业管理不可或缺,对于未来的事业起了重要作用。
今天,他已是一位著名企业家的形象——刘强东,是京东商城创始人的传奇故事。他站在母校讲台上向学弟妹们分享自己的经历:“世界上唯一不必努力劳动的是贫穷,而唯一能从空白中产生的是梦想。世界虽残酷,但只要你坚持,一定会找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