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勤奋学习的中外名人故事
(一)
古时候,有个学问家叫孟轲。他刚上学的时候,很用心,写字一笔一划,很工整。不久,他觉得学习太辛苦,不如在外面玩耍快活。于是,他逃学了,常到山坡上树林中去玩,好开心啊!
一天,他回到家里,正在织布的妈妈问他:“怎么这么早就放学了?”他只好承认逃学了。妈妈生气地说:“我辛辛苦苦织布供你读书,你却逃学,太没出息了!”小孟轲连忙给妈妈跪下。
mama拿起剪刀,一下子把没织完的布剪断了,说着:“你不好好读书,就像这剪断的布,还有什么用处!”
小孟轲哭着说:“我错了!今后再也不贪玩了。我一定好好读书!”从此,小孟轲勤奋学习,从不偷懒。后来他成了着名的大思想家。
(二)
张衡(78~139),字平子,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的出生地在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县的石桥镇。他的祖父张堪做过太守,为官清廉。父亲早逝,因此张衡家的生活很贫穷。但是,由于他的勤奋和聪明才智,加上广泛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知识,他很快就在乡里受到人们赞誉。一天,当他阅读了一本诗集中的四句诗描述北斗星在各个季节傍晚时变化时,被深深吸引。他决定亲自观察夜空,以便更准确地解释这些现象,并画出了天象图,每当夜空晴朗时,都会默默观察并记录下来。这段经历最终帮助他发现一些之前未知的事实,即斗柄早春指东北,而暮春则指东南。
(三)
战国时代有一个人叫孙敬,在年轻的时候非常努力地致力于自己的教育。他每天都将自己关在房间内,不停地沉浸于阅读和研究。这份投入带来了巨大的成果,但也伴随着极大的疲劳。在长时间不眠不休的情况下,当疲惫感开始侵袭他的身体并让他打起瞌睡来时,只要稍微低头,那根绑在房梁上的绳子就会紧紧拉扯住他的发髻,让痛楚惊醒他,使得孙敬能够继续坚持下去,最终成为一个杰出的政治人物。
(四)
苏秦也是一个曾经因缺乏知识而备受冷落的人。在一次失败之后回归家庭后,他决心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投身于积极学习之中。他愿意为了追求知识而牺牲休息,因为每当即将陷入熟睡之际,用锥子刺伤自己的腿部使自己清醒过来,这种方法帮助苏秦克服困难,最终成为历史上的著名政治谋士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