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在李鸿章花了5年心思为他置办的两江总督府里平静离世。之后140年来,曾国藩被不同的人群关注。与历史上许多成就一番功业的伟人相比,无论是家世还是天资,曾国藩都没有什么优势。他的一生经历,从一个才学平庸的“愤青”到位高权重、匡扶清室的“一哥”,除造化弄人之外,他内心强大,他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励志帝”。

他的位极人臣之路常常被当做一部成就教科书。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细读曾国藩。内圣外王的中兴名臣也好,老奸巨猾、扼杀时弊者也罢,他身上被叠加了无数重相互矛盾的标签。在道光去世后,咸丰即位,他激动地上了个奏折,并建议皇帝“日讲”。虽然他得罪了不少京中权贵,但最终因九弟攻克天京而得到慈禧嘉奖,被封为毅勇侯,加太子太保。

然而,在1972年3月12日,即自己因为天津教案郁郁而终之前,处理的最后公务竟是派遣中国学生去遭国人痛恨的地方--留学。在人生最后八年的纠结和牺牲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仅仅是一个励志人物,更是一个复杂多面的历史人物。

更多关于曾国藩以及其他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请点击链接查看详细介绍:http://www.li96.com/lizh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