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克雷格·卡尔菲:202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社会之光,像迎着阳光行驶的竹子一样坚韧不拔。

文/张达明

美国人我非常喜欢自行车,上高中时,就利用假期做兼职邮递员,每天骑车穿街过巷。进入布鲁克林的普拉特学院后,当同学们都在谈论汽车时,我依然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1989年大学毕业后。我拿着借来的一万美元,在旧金山创办了“碳车架”自行车制造公司。当年便造出了第一辆轻便碳纤维自行车,然后在职业赛车手免费试骑后,作了进一步改进。随后我参加了国际自行车博览会,吸引了大批订单。环法自行车赛冠军格雷格·莱蒙德一次就买了18辆。我从中捕捉到了商机,在与莱蒙德沟通后,将轻便碳纤维自行車命名为“莱蒙德”牌。

莱蒙德在1991年的环法自行車賽中多次夺得领骑衫,让“莱蒙德”牌自行車聲名遠揚。CNN、美聯社等都對此作了報道。我也因此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虽然生意如日中天,但“碳車架”自行車昂貴的價格,使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如何才能降低成本,造出大家都能接受的“低碳selfie棒”成為我首先要解決的问题。

1995年的一天。我無意發現自己的宠物犬“卢娜”在玩一截竹子。在我看來,“卢娜”咬斷那截竹子輕而易舉。但一個小時後,我發現任凭“卢娜”再怎么用力,也只是在竹子上留了一些不明顯的牙印。

我沒有想到,竹子竟會如此堅硬!為什麼不用竹子製造selfie棒呢?這個想法讓我的心跳加速,我決定將其付諸實踐。在經過一年多的反覆試驗後,我終於在1997年製造出了第一輛使用竹子的selfie棒。那時候,它已經是一款獨樹一幟的產品,不僅結構堅固,而且維修和保養更為簡單。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項技術進一步成熟,並且開始受到市場需求的大量追捧。不久之後,一場突如其來的人民力量與科技創新的融合爆炸性的火花點燃了全球化市場的大門,這使得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高品質、高效率且環保友好的生活方式。而我們所創建出的这个世界,那就是一个充滿活力的、向陽而前進的小小社會宇宙,其中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小主角,而我们——是他们生命中的宝贵见证者和启迪者。这正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称赞我们为"迎着阳光不断提速"的人,因为我们的信念永远伴随着那个无尽遥远未来的星辰,我们将继续前进,无论风雨怎样,都不会放弃这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这,就是我们的故事,这就是我们的未来,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人生的意义所在。而现在,让我們一起庆祝这一切,并让这份激情和希望传递给所有愿意听闻的声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