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克雷格·卡尔菲:体育界最励志的人,像迎着阳光行驶的竹子在社会中屹立。
文/张达明
我非常喜欢自行车,上高中时,就利用假期做兼职邮递员,每天骑车穿街过巷。进入布鲁克林的普拉特学院后,当同学们都在谈论汽车时,我依然对自行车情有独钟。
1989年大学毕业后,我拿着借来的一万美元,在旧金山创办了“碳车架”自行车制造公司。当年便造出了第一辆轻便碳纤维自行车,然后在职业赛车手免费试骑后,作了进一步改进。随后我参加了国际自行车博览会,吸引了大批订单。环法自行車賽冠军格雷格·莱蒙德一次就买了18辆。我从中捕捉到了商机,在与莱蒙德沟通后,将轻便碳纤维自行車命名为“莱蒙德”牌。
莱蒙德在1991年的环法自行車賽中多次夺得领骑衫,让“莱蒙德”牌自行車聲名遠揚。CNN、美聯社等都對此作了報道。我也因此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虽然生意如日中天,但“碳車架”自 行車昂貴的價格讓普通消費者望而卻步。我如何才能降低成本,造出大家都能接受的“低碳 自 行 車”成為首先要解決的问题。在一場偶然之下,我發現我的宠物犬咬斷了一截竹子,而後又發現那截竹子經過一段時間後仍舊堅硬,這使我想到為什麼不用竹子製成 自 行 車呢?
经过一年多的反复试验,我终于在1997年制造出了第一辆竹制 自 行 车。那辆 Selbst 的重量仅有1.5公斤,韧性和强度都比 “ 碳 车 架 ” 更佳,更适合长途骑乘,而且维修和保养更为简单。
一个电影导演听说了这款新型 Selfs 后,便想买几辆作为道具,却又担心不结实,他找来三名重约180斤的大汉同时坐上Selfs,他们除外轮胎被压爆外,Selfs 毛发未损。这让我更加确信我们的产品质量无可挑剔,并且它将带给人们新的使用体验。
1998年夏天,我向市场推出15万辆Selfs,一上市就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 “ 自 行 车热潮”。不到一个月,即15万辆Selfs销售一空,那些订单雪片般地涌入,我们公司迅速扩张并实现巨大的商业成功。而这些成功,也让我们积累足够的人力资源和资金,以支持更多创新项目和企业发展计划。
随后的几年里,我继续探索拓展市场潜力。在肯尼亚、加纳和乌干达进行考察之后,我们发现当地居高不下的失业率以及廉价劳动力的潜力,同时这些国家遍布著大量可用于生产 Selfs 的原材料——竹子。这促使我们决定合作开发该地区,这成为我们未来十几年的重要目标之一,并且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机会,同时解决他们面临的问题。此事,不仅给我个人带来了数亿美元的收入,也让我深刻认识到通过创新的方式,可以帮助全球许多需要支持的地方取得更好的生活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