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觉得,伟人不负青春励志的故事里,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如何在金融帝国梦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使命呢?从2011年9月15日,在上海金茂君悦酒店内,郭广昌与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董事长Mark Grier宣布,他们合资成立的寿险公司已经获得中国保监会的批准。这标志着中国唯一的一家由民营资本与外资合资的寿险公司正式浮出水面。
有记者问郭广昌,“你预计成立这家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会对复星集团有多大的利润贡献?” 他回答,“相当一段时间之内,它不但不会有利润,我们还要因为它,从复星的利润里减掉一块。”那么复星拐进寿险领域雄心何在?这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一顿早餐结下的生意
故事开端在2009年的三季度。在美国路演的复星集团副董事长梁信军得到了“中间人”的一次传话。找他的人出乎意料,是保险业的巨头,历史可以追溯到135年前的保德信金融集团。保德信旗下管理资产达8830亿美元,接近中国保险业的总资产。董事长Mark Grier通过共同的朋友邀请梁信军共进早餐。
邀请吃饭的目的很明确,他提出希望和复星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中国市场。梁信军并没有表现出明确的喜悦,反而直接就把自己的疑惑给端了出来。“当时我的心态感觉这是不应该做的,我问Mark,中国有这么多合资公司,都是失败的,为什么我们要做尝试呢?”
梁信军描述的是一个“苦情”的行业现状。今年1-5月,合资寿险保费收入在寿险总保费中仅占比3.76%,低于去年同期5.12% 的水平,更低于2005年的8.9%。截至2010年,只28家合資壽險公司中,大部分未能实现盈利。但是,在Mark 和其副总裁解释下,他态度发生了180度转弯。
这个合作看上去完美,但也有特别之处,为什麼保德信不選擇一個專業的大型企業合作,而要選擇多元化投資集團復星呢?Mark對《中國周刊》記者說,我們相信複興能夠提供非常好的金融服務,而且他們非常希望與我們合作做壽險這塊。他們第二個原因是雙方高層之間有一個非常好的互動,我們之間也起了一種良好的“化學反應”。
而且,由於複興在中國有廣闊的地圖,可以為我們帶來非常好的機遇,在提升我們產品質量同時,更好地實現本地化,以避免在中國水土不服的问题。他提出了这样一个例子,当跟保监会谈时,对方提醒他,要进入中国市场最关键的是选择好的合作伙伴。“複興就是好的選擇”,Mark 說。
同样,对于複興而言,也经过大量调研。不论是在钢铁还是矿产,每进入一个行业,都会提前跟踪几年。梁信军团队特地拜访过保德信在其他国家的一些企业。此次双方协作将注册资金为5亿元人民币,其中美国 保德信旗下的 保德 信 附属 机构 与 复兴各自持股50%。
虽然当前环境对于投资者来说充满挑战,但郭广昌依然坚定认为,这是一个值得深耕细作、耐心等待回报的时候。他说:“我们92年创业到98年那一段时间政府管制放松,比如允许民营企业做药厂、药厂赚钱;允许民营企业做房地产、房地产成长非常快。”
此刻,不难看出,那个时代曾经属于制造大国,现在正逐渐向消费大国、資本大國转变。而金融服务业务,将成为促进并受益于这一转变最重要产业领域。而是否可以投资保险业,此刻已經是个无需讨论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似乎更容易理解为什么復兴愿意勇敢迈入这个新领域,以及他们眼中的未来蓝图究竟是什么样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