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会军的履历表学历栏中,中专、自考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全日制本科教育一格中仍是空白,可他却是哈工大职称晋升名册上唯一由讲师晋升为教授的人,也是哈工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由自考本科毕业到博士生导师,华丽转身的背后,支撑他的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和信念的坚守。

不抛弃不放弃

高会军没有念过高中。1991年,他15岁,选择去陕西第一工业学校读中专。“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毕业后马上可以工作,为贫困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高会军说。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似乎还有另外一目标或者说是理想隐约在心底萌动,他一直相信,自己总能做出点什么像样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学习,使他的成绩一直排名第一。中专二年级,他开始准备专科自学考试,熬夜和早起成了家常便饭,拿着别人用过的旧资料埋头苦读,在别人眼中他似乎从来不知疲倦,最终,在17岁那一年,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13门课程中的所有考试。

继续前行

中学毕业后的他并没有停止追求知识,而是在工作之余利用一切机会学习。他利用单位提供的一些培训机会,加紧攻克专业知识,这份刻苦精神让他迅速成为同龄人的榜样。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他得知了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一个自考本科学位课程,这个消息对正在寻找更好途径提升自己的他来说是一次重大发现。他毅然决定放弃稳定的工作,一往无前的投身于这个新的征程。

天道酬勤

经过两年的努力与奋斗,他终于成功获得了中国人民大学授予的大士学位。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旅程就此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这一段时间里,不仅面临着严峻的人生挑战,而且还要应对来自周围环境和社会关系上的压力,但这都未能阻挡住高会军前进脚步。当一个更加宏大的梦想浮现出来时——攻读博士学位——尽管面临再次放弃稳定的生活,但高会军毫不犹豫地作出了选择,并且凭借自己的努力,最终被沈阳工业大学录取进入研究生的学习阶段。

再次跨越界限

在硕士阶段期间,每天都是忙碌而充实。他将每分每秒都用来学习,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课外阅读,都有助于不断拓宽视野和增强能力。在完成硕士学业之后,没有选择休息,而是立即踏上了攻读博士学位的心愿之路。不畏艰难,不辞劳苦,只为实现自己的梦想。

情归黑土地

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间,被选派前往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并成功获得了埃尔伯塔创新基金和Killam博士后基金两个著名研究基金资助。这段经历虽然给予了更多国际视野,但对于留在国内发展有着更深远影响。此后回国,即任教于哈工大航天学院,同时承担多项重要科研项目,并指导学生牟少帅获得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是我省第一个走进耶鲁的大学生之一。

如今,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拥有卓越成就又保持谦逊态度的人物——这是因为他知道,只要持续努力,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而对于那些渴望改变命运、勇敢追求梦想的人们来说、高会军就是最好的启示者。而我们也许无法像他那样取得如此辉煌成果,但是正如《三国演义》所言:“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我们的生活或许平凡,却也值得我们珍惜,因为正是在这些平凡之处,我们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故事,用我们的方式绘制属于我们青春的小小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