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官云、王鑫。在80后、90后读者中享有“人缘”的刘同,以独特视角和小清新风格在文学界崭露头角。他2013年的畅销书《谁的青春不迷茫》销售百万册,再次以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引起了广泛关注,从5月28日开始预售仅7小时便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

从外表看,刘同是标准的“高帅富”——身高1.78米,出书33岁时任职光线传媒事业部副总裁。但他也经历过青春的迷惘与彷徨。尽管曾一度假装潇洒,但内心深处仍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高中时期的刘同回忆,那是一段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当时,他没有同学们所穿戴的运动服和鞋,而只能站在一旁买水给他们。这让他尝试加入讨论,却被忽略,使他深感失落。在那时,他甚至做出了一件“二百五”的事情,为交朋友写信给班上的体育委员,只为被拒绝并遭到扔进垃圾桶。

除了友情之外,刘同与父亲几乎无交流。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每天晚上8点半写完作业等待父亲回来聊天,然后半夜12点才熄灯的人。而对父亲而言,他只是一个整天盯着电视看的人。然而,这些经历让年轻的刘同找到了问题根源,并决定改变自我。“我想感受成绩好是什么滋味。”

通过努力学习数学,小组考试中位列前三名,让老师承认自己的努力:“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吧。”这份尊重触动了他的心灵,让他明白能力至关重要。如果怀疑自己的能力,就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大学四年期间,每天写日志探讨问题,最终形成结论,为将来的困惑提前准备。当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如面试官刁难,也能迅速回答。此后的阅历增加,使得种种孤独感成为无形忘我成长的一部分,即使是在工作岗位上坚持又妥协,也会找到解决方法。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讲述了33个故事,其中包含情感以及人生多个截面的体验,不仅回忆起开学前夜和毕业当天的情绪,还诚实地讲述了职场上的坚持与妥协……对于这些经验,刘同说,这些都是为了总结观点,为自己提供解决方案:“最后的结论可能是‘对啊,我为什么不这样’”,这样下一次遇到相同的问题,就能拥有处理办法,不再浪费时间。

写作对 刘 同 的工作帮助很大,它是遗憾艺术,但比制作节目更能留下珍贵东西。他总结道:“做电视是遗憾的事务,而写作则能留下很多宝贵的事情。”新书名字经过200多次讨论,最终取名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因为这四字恰逢世界杯比赛结束常常有人提及,用以命名此书。适合在一个人独处状态下阅读,当需要跟自己对话或感到迷惘的时候,可以翻阅其中一些共鸣句子。

平衡的心态对于融入新环境至关重要,比如大学前的两年或进入职场后的五年,都充满了孤立无援。解脱之法,在于投入喜欢的事情,如工作与写作,以及健身、听歌或旅行。不过,由于英语水平有限,其旅行次数并不多,因此把出差机会当成旅行去体验各地文化,并尽量像当地人一样生活。这样的放松方式让其能够保持精神健康,同时利用飞机时间进行创意输出,或许这是成功的一个秘诀。而即便忙碌,也不会影响其分明工作与创作之间界限,将专栏撰写作为休闲活动之一,更期待未来的作品发布。此外,还有一系列关于励志人物分享可供参考:http://www.li96.com/lizhiren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