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官云、王鑫。在80后、90后读者中,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笔触赢得了“人缘”。自2013年出版畅销百万册的《谁的青春不迷茫》以来,他又推出了一部新作《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开始预售,便在7小时内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并成为全榜单第一位。
孤独的青春
在很多人眼里,“孤独”可能与刘同无关,因为他身高1.78米,用他自己的话说“长得还比较清秀”,而且任职于光线传媒事业部副总裁,这样的工作成就让他似乎是一个标准的“高帅富”。然而,就像大多数80后一样,他也经历过青春的迷惘和选择工作时的彷徨。尽管他假装潇洒,但内心却常感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回忆高中时光,刘同说那是一段没有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当男同学们穿着阿迪达斯或耐克运动服鞋时,他却一无所有。他帮助男生们买水,却被冷漠对待。“那时我想加入同学们讨论,试着插话,可没人理,我很失落。”刘同曾做过一次最“二百五”的事情,那是为了交朋友,他写给班上的体育委员:“你好,我可以成为你这辈子最好的朋友吗?”对方看完直接扔进垃圾桶。
除了缺乏友情,高中时期的刘同与父亲几乎没有任何沟通。对父亲而言,刘同是一个整天盯着电视看的人。而对刘同来说,每天晚上8点半写完作业等待父亲回来跟他聊聊天,而昏昏欲睡地看电视到半夜12点。他写下命题:“谁比我17岁更惨。”然后列出了六个理由:永远没有零花钱;永远穿一样衣服;男生女生都不把我当;父母老师都不理我。找到了困扰自己的根源后,刘同开始尝试改变,“我想感受成绩好是什么滋味”。
尝试中改变
那时候已经是高三了,当决定重新学习数学的时候,从初中的习题集开始复习,每当完成一个小节就要求自己做完所有习题。一段时间之后,在数学小结考试中名列前三名。对于语文及其他学科,也认真对待,一次性提高至137分,最低也不低于120分。当老师说“你以后有什么问题就来找我吧”,他感到尊重,“我真的不想笑,我想哭”。
通过这样的尝试改变,他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一定要靠能力。如果怀疑自己的能力,就稍微转变思维方式,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大一的时候,每天会写篇日志,每篇日志都探讨一个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当把所有的问题都写下来之后,将它们作为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不断解决问题,使大学四年的生活充满意义。
此后的随着阅历增加,劉 同才明白种种孤独感实际都是无形的忘我的成长正如新书所写,是一种力量来源。他解释:“孤独感觉太棒。那不是失败,而是自己与自己对话最好的时光。”
寫作魅力
《你的孤獨,你們虽敗犧牲》講述33個故事涵蓋包括情感在內的人生的多個截面,不僅回憶起自己大學開學前夜一個人的輾轉反側,以及畢業當天假裝潇洒,更诚意述說了自己在職場上既堅持又妥協的心路歷程......劉 同說,這樣寫書不是賣弄隱私,而是給讀者另外種思考問題方式、“只負責剖析,不負責給予答案”。
書寫對於劉 同來說,更像是為總結觀點,並告訴自己接下來該怎麼做,对有些事情發展脉络可能之前不够明晰,但通過書寫達成自我對話後,可以讓自己慢慢找到一個解決出口:“最後結論可能是我為什麼不這樣”,當再次遇到相同問題時,我會擁有處事準則,不會浪費更多時間。”
書籍名字選定的過程也颇费周折。“開始時他們為這本書設計了200多個名字,大討論時間長到參與人員幾近崩溃。我們原本想要命名為‘一個人,你還好嗎?’之類。但恰逢世界杯每場比赛结束,都有人提到‘雖敗犧牲’四字,所以干脆取名‘你的孤獨,你們雖敗犧牲’。”
平和的心态
对于融入新环境前几年的经历,比如读大学前的两年或参加工作前的五年,都认为这是个人独立成长过程中的部分。这段时间里不知道是否合群,也不知道哪个群体喜欢。但每个人都需要经历这些东西才能真正理解什么是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
“我将精力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中,比如工作和创作,这两件事让我很快能够从困境中恢复过来。此外,还会健身、听歌或者去旅行,即便是在出差期间也不例外。我控制好了生活,有机会出去旅行,那就是特别珍贵的一个时间。”
由于英语水平不足,只能进行国内旅行,因此只能将出差旅途中的每个地方作为一次旅行,无论何处都会深入了解当地文化,让他们觉得像当地居民一样,而非观光客之一。不过,对于这种放松模式也是非常享受的是因为能够借此放松身体,所以听到出差通知就会兴奋起来。在飞机上通常用睡觉来消磨时间,并带上耳塞、眼罩以及枕头,有时候还会带一些水。在飞机上的两个小时以上,如果还有剩余时间,则利用这段空闲来进行创作或改稿。如果需要修改大量内容,则会使用出版社提供的大量打印稿件用于修改。不过 刘 同 指 出 自 己 的 写 作 工 作 主 要 是 在 家 中 完 成 “ 通常是在晚上十二点以后,一小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