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燃烧的青春之帆:高会军,用坚定信念航行人生风云
在高会军的人生履历中,学历条目的空白如同海洋中的孤岛,而他却是哈工大职称晋升名册上独一无二的由讲师成长为教授、最年轻博士生导师的传奇人物。从自考本科毕业到博士生导师,他的华丽转身背后,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和对梦想不懈追求。
故事始于1991年,当时15岁的高会军选择了陕西第一工业学校读中专,以此来尽快工作,为贫困家庭减轻经济负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另一个目标悄然萌动——他相信自己能做出像样的事情。他全身心投入学习,使成绩一直居首位。在别人的眼里,他似乎永不疲倦,最终中专毕业时,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所有13门课程考试。
没有让机会溜走,高会军继续前进。他利用一切可用的时间学习,为自考本科而努力。那些沾满机床油渍的书籍见证了那段刻苦岁月。他骑着自行车,在古城西安往返于单位、报名点和考场之间;面对难题,他咬牙坚持下来;即使生活节俭至极,也没有放弃过学习。那段经历,如同一股巨大的力量,将他推向更远的地方。
“谁也不是天生就喜欢吃苦,只是在黑龙江长大,我们就有了一种敢吃苦、不服输的心理。” 高会军回忆起那个时代说。当两年的时间里,他一次性通过了全部15门课程,本科学位证书终于在手中握紧。
然而,不满足成为他的动力。于是,再次踏上考研之路,没有工作意味着经济来源断绝,但他依旧埋头苦读。在硕士期间,他抓住每分每秒补习英语和专业知识,每天早起听广播、背单词、大声朗读,这样的日子持续两年。研究生毕业时,同学们纷纷被各个行业吸引,而他再次做出了惊人的决定——攻读博士学位。
2001年进入哈工大航天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导师指导下开始科研,并摸索出新的研究方向。在这段旅程中,他发表了几十篇国际期刊上的高水平论文,是哈工大控制学科历史上的第一个获得全国优秀论文的人。这份信念就是要把研究工作做到最好,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让自己的名字响彻世界。
2005-2007年间,高会军前往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并获得两个著名基金资助。在研究即将结束时,有许多选择,但他带着家人的感情和责任,一直未曾犹豫地回到家乡成为一名博士生导师,把精力投入授课与科研。现在,作为仿生机器人与飞行控制领域的一员,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将以更加饱满的情怀去探索,让国家航天事业得到更多力量支持。这,就是关于励志人物——高会军,用坚定的信念撑起青春脊梁的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