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同:迷茫过,孤独经
文/上官云、王鑫
以独特视角和清新风格,刘同在80后90后的圈子里颇受欢迎。《谁的青春不迷茫》一书于2013年畅销百万册,其后推出《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起预售,便于7小时内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及飙升榜,并占据全榜第一位。
孤独的青春
许多人眼中,“孤独”与刘同无关:身高1.78米的他曾被形容为“长得还比较清秀”,任职光线传媒事业部副总裁33岁时,在工作上颇有成就,是典型的“高帅富”。然而,他也曾经历过青春迷茫与职业选择时的心跳不安。即便表面上看似潇洒,他内心却常感到与世界格格不入。
高中时光对刘同来说是一段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日子。他回忆说,当时男生们穿着阿迪达斯耐克运动服鞋,而他则没有。在篮球场上帮忙买水的一旁,他尝试加入讨论,但同学们都不理会,让他深感失落。他的记忆中,还有一次尝试交友的小纸条遭到了体育委员直接扔进垃圾桶。
除了友情外,刘同和父亲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当父亲认为他整天盯着电视看而无所事事时,实际上是因为他每晚8点半写完作业等待父亲回来聊天,然后因困倦而看着电视到12点才睡觉。在纸上写下命题:“谁比我17岁更惨?”并列举了六件事:永远没零花钱;穿一样衣服;男生女生都不当真;父母老师都忽略自己。这六件事让他发现自己的成绩差是导致所有问题根源。他意识到这一点后,就开始改变自己:“我想体验成绩好是什么感觉。”
找到问题之源之后,刘同开始努力学习数学,从高三重新开始,对语文及其他学科也持有认真的态度,使成绩从原来的80多分提高至最好的137分,最低120分。他通过这样的努力改变了认识,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使怀疑自己的能力,只要稍微转变思维方式,一切都会变得不同。
大学期间,每天写日志探讨一个难题,当所有问题都被记录下来后,每个类别的问题似乎已然解决。此后随着经验增加,他明白了种种孤独感其实都是忘我的成长过程。正如新书所述,那些孤独是最为认可的情绪,因为经历过才能拥有人新的力量。他解释道:“那些感觉太棒,那不是失败,而是在静静对话自己的最好时间。”
《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这本书讲述33个故事,将包括情感在内的人生的多个方面展开,不仅回忆起个人毕业前夜的焦虑,也诚实地讲述了自己在职场上的坚持与妥协......对于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思考问题角度,“只负责剖析,不负责给予答案”。
通过写作,对 刘 同 的工作帮助很大。不断参与制作节目,与娱乐相关,有时候也觉得无聊,但通过写作,可以留下很多珍贵东西。“做电视是遗憾艺术,而写作则能留下很多宝贵的事物。”对于这本书名字选定过程,也颇费周折,最终取名为“你的孤獨,虽敗猶榮”。
此外,在一个人独立的情况下阅读这本书,比如遇到迷惘或难以决定的时候,《你的孤獨_,虽敗猶榮》适合作为陪伴。这部分内容易于共鸣。此外,还会健身、听歌或旅行,以平衡生活中的压力。但由于英语水平有限,所以主要旅行还是中国周边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他把每次出差都当成旅行,把精力投入到喜欢的事情中去,如工作和创作,以及出去走走,看看小巷子里的生活,或吃一些地方特色美食,以此来放松心情。
如果飞机上的时间超过两小时,他还会利用这段时间进行创作或改稿。而对于专栏文章,由于工作繁忙频率不会太快增加。不过,无论如何,都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用爱慕健康的人生态度面对一切挑战,更积极地处理各种情况,为自己树立信心,即使是在充满压力的环境中也不放弃追求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