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胡佩兰,一个百岁的仁医,在我的生命中,有一段感动中国的事迹。2013年,我荣获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称号,这不仅是我个人荣誉,也是对我20年如一日坚守坐诊精神的一种认可。

在那个秋天,我收到了颁奖词:“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这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让我想起了一生为人医生的初衷。我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用我的专业知识和无私的情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推选理由中,有人说:“敬佩,我们只有敬佩。”还有人说:“胡医生用医德弥合了医患间的裂隙,更难得是20年如一日的坚守。”这些赞美之词,让我感到非常温暖,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事实上,我从1944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医学部开始,就一直致力于成为一个真正的仁医。在70岁时,我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但并没有停止过坐诊工作。我相信,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来服务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作为一个医者的使命。

尽管生活节俭,但我总是愿意大方地给病人垫付医药费,并且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即便身体健康出现问题,如腰椎间盘突出、心脏病等,也未能阻止我继续履行职责。一次心脏病突发后,即使经抢救,我依然第二天准时到医院坐诊。这就是我的职业道德和对患者责任的一种体现。

虽然现在记忆明显下降,耳朵也不如以前,但对于病人的情况却依旧记得清清楚楚。我始终认为,“交流不足”导致医疗关系紧张,因此,无论面对哪一个病人,都要把患者当成自己的第一个病人来对待。这也是为什么每周出诊6天,风雨无阻,不离不弃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一个原因。

直至今日,即便已达百岁高龄,我仍然坐在工厂职工医院和现在的地方,一如既往地为人们提供着最真诚最专业的医疗服务。我所做的一切,是因为我相信,只有不断努力,用自己的力量去影响更多的人,那么我们就能一起创造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