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会军的履历表学历栏中,中专、自考本科、研究生、博士生,全日制本科教育一格中仍是空白,可他却是哈工大职称晋升名册上唯一由讲师晋升为教授的人,也是哈工大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由自考本科毕业到博士生导师,华丽转身的背后,支撑他的是超乎常人的付出和信念的坚守。

不抛弃不放弃

高会军没有念过高中。1991年,他15岁,选择去陕西第一工业学校读中专。“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毕业后马上可以工作,为贫困的家庭减轻经济负担。”高会军说。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似乎还有另外一目标或者说是理想隐约在心底萌动,他一直相信,自己总能做出点什么像样的事情。全身心投入学习,使他的成绩一直排名第一。中专二年级,他开始准备专科自学考试,熬夜和早起成了家常便饭,拿着别人用过的旧资料埋头苦读,在别人眼中他似乎从来不知疲倦,终于,在两年的时间里,他通过了全部15门课程,一次性获得了本科学位。

天道酬勤

有人说,不满足是进步的车轮。在这个基础上,加之黑龙江那独有的吃苦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荒精神——让高会军继续追求更高的事业。他决定考研,这意味着要把手中的工作丢掉,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经济来源,但他依然坚持下来的决心,让他顺利被沈阳工业大学录取,并且取得了350多分优秀成绩。

情归黑土地

博士学位再次成为他前行之路。在硕士期间,他抓住每一个机会去补习英语和专业知识,每天早起听英语广播、背单词、大声朗读,是他的日常生活。而最后一次选择,却又一次令人惊叹——攻读博士学位。这段旅程里,他发表了几十篇国际知名期刊上的论文,是哈工大的历史上的第一个获得全国优秀论文的人。

2005年至2007年间,他前往加拿大埃尔伯塔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获得了两个著名基金资助。在这里,可以选择留下来,但高会军带着家的温暖与责任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担任了一名博士生导师,把精力投入到了授课和科研之间。他指导的一个学生牟少帅赢得了耶鲁大学全额奖学金,这成为了我省第一个走进耶鲁的大门。而现在,他正致力于仿生机器人和飞行控制领域,同时也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从理论研究向实际应用迈进,为国家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