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上官云、王鑫

凭借着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写作风格,刘同在80后、90后读者中享有很高的人气。自2013年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一书以来,他今年推出的散文集《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自5月28日正式预售起,便迅速登顶亚马逊图书总榜、预售总榜、飙升榜,并成为全榜单第一位。

关于孤独的青春

对于很多人来说,“孤独”与刘同无关:身高1.78米,外表清秀,是标准的“高帅富”。然而,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功背后,他也曾经历过青春的困惑和选择时的心跳加速。他虽然曾长时间假装潇洒,但内心却常感到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高中时期是他最为难忘的一段时光,那是一段缺乏安全感和存在感的小小岁月。男同学们穿着运动服鞋,而他则一无所有。在他们打篮球时,他只能站在旁边帮忙买水。当他试图加入他们的话题,却被冷漠地回避,这让他深感失落。即便如此,他依然做出了一件令人窃笑的事情——为了交朋友,他向体育委员写下了一封求友信,只可惜对方直接将其扔进垃圾桶。

除了缺少友情,刘同与父亲之间几乎没有任何沟通。对父亲而言,刘同是一个整天盯着电视看的人;而对刘同而言,他是一个每天晚上8点半写完作业等待父亲回来聊天,然后看着电视到凌晨12点才睡觉的一个孩子。

有一次,当他在纸上列出了自己17岁比其他人更惨的情况之后,一切似乎豁然开朗。他发现了问题之所在,并从中学到了一个重要结论——成绩差是导致父母老师同学都不理他的原因。这份顿悟,让他意识到成长需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尝试中的改变

那时候还没开始学习数学,这个科目一直让他感到挑战。但是当初决定重新开始学习数学的时候,他购买了三本习题集,每完成一个小节,就要求自己把所有习题都做完。一段时间后,在数学小结考试中取得了前三名。这次努力不仅提高了他的成绩,还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对于语文及其他学科,也采用相同的心态认真对待,最终取得优异成绩。

通过这样的尝试改变,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能力决定一切。如果怀疑自己的能力,就要稍微调整思维方式,不断改善自己。一切都会变得不同。大一的时候,每天都写日志,用来探讨一些想不通的问题,当这些问题都被记录下来并得到解决之后,他们就成了处理类似问题时可以参考的手册。而大学四年的300多个问题,都被一次两次甚至更多次地解决掉。这意味着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你已经拥有足够多经验去应对任何困境,大胆面对未来,无需畏惧未知!

随着阅历增加,刘同才理解那些“孤独”的感觉其实都是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力量。他解释说:“那个感觉太棒。那不是失败,而是在你与你自身进行最好的交流。”这就是新书《你的孤独,虽败犹荣》讲述33个故事所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它们涵盖情感以及人生各个方面,不仅回忆起大学毕业前夜一个人静坐的情景,更分享了职场上的坚持与妥协......

写作魅力

《你的孤独_,_虽败犹荣》的33个故事覆盖包括情感在内的人生多重维度,不仅回忆起自己毕业当天假装潇洒,但结果却在拿起行李箱转身瞬间情绪喷涌,更诚意述说了自己在职场上的坚持又妥协经历...... 刘同说:“我不是卖弄隐私,我只是提供另一种思考方式。”通过总结观点,为接下来该怎么做提供指引,对有些事情发展脉络可能之前并不明晰,但通过写作达到自我交流后,可以慢慢找到解决方案:“最后的结论可能是我为什么不会这样”,当再次遇到相同的问题时,我会有处事准则,不会浪费更多时间。”

此外,这些故事也帮助人们了解到,即使我们觉得非常渺小,我们仍旧能够影响周围世界。当我们站出来说话,无论我们的声音大小如何,都能激发变革。“我们不能只看到眼前的障碍,而要看看远方的大海。”

平衡的心态

对于融入新环境,最早几年的确充满不安,比如大学前两年或进入职场五年,“那个时候不知道是否合群,也不知道哪种群体最适合你”。但现在,每个人都会遭遇某种程度上的孤立主义。对于这种情况,有些人的排解方式是投入精力于喜欢的事物,比如工作或创造性活动,如健身听音乐旅行,或是在出差期间探索新地方。此外,他们还会专注于保持健康饮食,以保证身体素质良好,同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便更好地应付生活中的挑战。在旅途中,他们通常会尽量走得更远一点,看得更多东西,而且他们认为旅行应该是一种精神提升的手段,而非简单游览的地方,所以他们通常会选择步行或者骑车参观历史遗迹或自然景区,因为这样可以更加亲近自然,同时也能够减少碳足迹,从而保护地球环境。

如果有一刻,你感到压力山大记住,没有什么是不可能发生,只要你愿意去寻找机会并抓住它。你可以用任何手法来减轻压力,但是记得不要逃避现实,要勇敢面對它们,因为只有勇敢才能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变化。如果今天,你正在考虑放弃,那么请记住,没有什么比这个时候更正确的时候采取行动。你只需要相信自己的潜力,以及未来美好的可能性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