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过两难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有取舍。选择总是要经过煎熬,有时候就要放弃对过去所拥有的或所适应的。一个商人总是在对权力、财富、感情的取舍之中。
这其中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的企业更多的借鉴意义。比如我们熟悉的万科和他的创始人王石。在几经政策波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什么让万科不仅活下来,还能够不断壮大自身?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对于取舍二字,用万科的经历做了详尽的注释。
超过25%的利润不做
每一个卓越的商人,都会看到很多市场机会,如果说为了200%~300% 的利润资本家敢于拿性命做赌注,王石显然不属于此类人,他显得那样的保守。
“我非常同意你的取舍问题,实际上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是你会失败,而是你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什么都赚钱,这时候你反而会发现那些进入世界500强公司,他们取得成功就是他取舍结果。” 王石语言中既有思考,也很有感情。
事实确如此,让GE这样成熟的大公司像新兴小公司那样蓬勃发展?杰克·韦尔奇通过出售71项业务和生产线,以及完成118项交易,最终实现了“数一数二战略”。这种战略也催生了韦尔奇的人生哲学——在全球范围内独一无二,从而保持竞争优势。
同样,在王石看来,万科稳健发展也是得益于取舍之道。他曾提出超过25% 的利润不做,并且提前退出了一些赚钱行业,但却避免了许多危机。此外,在1998年开始实施减法策略,即从一些高利润项目中撤出,以增加企业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次放下
在王石看来,只有放下才能坚持。这三次放下的记忆犹新,如1983年离开政府机关工作到深圳创业时期;1988年推动股份制改革并放弃个人股份时期;以及1993年的决定专攻房地产项目时期。他认为这些决定都是基于国家政策与市场规律,以及个人的职业追求与生活价值观相结合,是他个人理想信念的一部分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