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一句谚语:“若想创造一个世界,必先毁灭一个世界。”你很难判断这句话是赞美,还是批评,尤其是当人们用它来评价新浪CEO曹国伟时。

这个在新浪工作了12年,一手缔造起“中国第一门户网站”的上海男人,很爱破旧立新。从最初不遗余力掌握控股权,到几次轰动全国的收购案,再到执着地推进博客、微博,曹国伟频繁地游走在成与败的边缘。2011年,新浪市值接近500亿美元,各种争议也纷至沓来:“新浪微博内容缺乏监管”、“新浪成为曹国伟一个人的公司”、“管理层卖出公司股票套现谋利”……面对这些争议,近年来几乎没有接受过采访的曹国威破天荒地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坐在了一起,一一澄清。

12年做了三件事

时至今日,你们都知道,这位中国互联网的大人物曾经是一个留着长发、穿衣不着调、不断旷课的“叛逆分子”。英国《金融时报》旗下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曾是他大学辅导员,在他眼中,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自信但不张扬;善于适应环境,灵活变通。”

上世纪90年代末期,有“中国IT之父”美誉的四通集团老总段永基决定让他最得意的门生王志东把自己刚刚收购来的华渊网改成一家可以和搜狐抗衡的门户网站。于是,在美国的一家仓库里成立了此事。此时,他正打算离开普华永道,他打电话给时任新浪首席运营官茅道临:“我想换个工作,现在硅谷有两家大企业找我,你说我该去哪?”茅道临斩钉截铁地说:“你来新浪吧!”考虑了两天,他走进了那所位于美国仓库,是财务副总裁一直干到首席执行官。

经过12年的努力,他确实创造了辉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件事:

第一,将统一股权。他通过增发股本等形式,使得以他为首的管理层实现控股权,使新浪真正成为了“新浪人的公司”。

第二,加强持续增收。他撤换广告部门大部分员工,大举进军无线广告业务,并赶超了搜狐。在奥运会期间,其广告收入增加66%。

第三,用创新创建产品。他推出了博客和微博,这两个作品被很多人评价为他的杰作之一。在2008年前后,每日访问量超过350万次,并逐年递增。而现在,每天发送量超过2500万条。

当然,也伴随着各种负面的新闻,如未经筛选传递社会话题,以及关于操纵股价、卖空股票等问题。但即便如此,无论如何,他都欢迎政府监管。这也是应该的事情。你看,我提供平台,让用户分享信息,但我们也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对内容进行一定净化。我声明,“我们没有任何特权之处”。

环球人物杂志:您会接受政府部门的监管吗?

这是自然。我只希望我们的平台更加健康、和谐发展。一方面,我们希望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地方,让用户分享信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不断完善运营经验,让这个平台更好地发展。

环球人物杂志:业界普遍认为微博已经成为您的最大增长方式,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现在很多人关注我们的微博,它是未来移动互联网和社交互联网发展的一种趋势,我们肯定要抓住这个趋势。但是,我可不仅仅只有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