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段多年前的回忆录,按说早已不算新闻。但讲述并刊登这段与亿万富翁潘石屹有关的回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讲述这段回忆录的是一个叫李勇的打工汉。21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头边关相识,走深圳、闯海南,一起挑过红砖,一起抬过预制板,同吃过一份盒饭,同喝过一瓶矿泉水,成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却成了拥有300亿元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他们的人生道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呢?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迪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打工汉的回忆和反思,从中寻找答案吧!
深圳,两个“盲流”南头边关检查站偶遇
李勇是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人,是个高中文化。他1987年2月来到广州打工,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7月底的一天,他怀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在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想去深圳打工,却没有边防证过关。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个年轻人,他们从此成了共患难铁哥们。
那是上午11时,当他在南头关口徘徊时,那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突然拉着他的手说:“你想去深圳吗?我们去找个熟悉这里的人带我们去吧!”没多久,他们找到了一个专门干这种事的人,每人交了50元钱后,在那人的指点下,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了过去。李勇当时还心痛花了50元钱,而同伴却深深吸了两口气,兴奋地叫道:“深圳,我潘石屹来了!”
过了边防站,他俩才开始交谈。当得知对方叫潘石屹,比他大两岁,是从北京国家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李勇吃惊地说:“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这不是瞎折腾吗?”但潘石屹毫不介意,说:“上海发展那么快,我们肯定能闯出一片更好的天地!”
他们来到布吉镇白天四处找工作晚上就挤在3元一晚的小旅馆里。然而,他们走遍布吉镇,也没找到工作。一多星期后,只剩下5元钱了。Li Yong沮丧地说:“这可怎么办哪?明天就得饿肚子啦!”Pang Shiye看着桌上的5元钱乐观地说:“咱们不是有一身力气吗?明天去卖苦力暂时解决生存问题吧!”
第二天,他们在布吉镇的一家建筑公司上找到了挑砖头活儿,每天10元;如果加班每小时1元。这次雇主是个老实巴交的小伙子,对待新员工很客气,不仅分配好工具,还亲自教导如何用锤子敲砖块,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重视和信任的一个成员。
几个月下来,他俩一起挑砖头、搬瓦板、抬沙土,一直忙到日落西山。那时候夜幕降临之际,他们坐在河堤上,看着星星聊往昔,最幸福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场景。
随后的日子里,由于两人共同努力,不仅体力增强,而且彼此间的情谊也越发深厚。而且,他们之间还有更多关于未来规划的话题,因为每个人都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
最终,在一次偶然机会中,他们获得了一份业务员职位。这份工作虽然看似简单,但它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无论是在物质生活还是精神世界,都发生了一系列翻倍变化。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个最初决定离开温暖故乡,以无畏之心踏入未知世界的小男孩——Pang Shiye。而我,则是一个曾经跟随他步履并行、默默支持他的普通劳动者——Li Yong。我相信,如果没有那种无私帮助,没有那些坚持不懈追求梦想的话,我们今天可能无法站在这里,用我们的经历激励其他想要改变命运的人们。如果有谁问我现在是否仍然记得那些艰辛日子的感受,我一定会回答:当然记得,那些经历是我生命中宝贵的一部分,它们让我学会珍惜现在,更期待未来。而对于那些像我一样梦想中的生活并不遥远的人来说,无论你的背景如何,你都有权利追逐梦想,就像我曾经那样,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你或许会遇到困难,但请相信,只要你坚持下去,并将你的力量汇聚起来,那么任何目标都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