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21岁的李勇和一个叫潘石屹的人因为没有边防证而偶遇。他们决定一起去找人带过去,而后通过一个中间人的帮助,他们各交了50元钱,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过去,进入了深圳。
当时,潘石屹是一个来自北京国家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辞职来闯深圳的人。李勇对他说:“你为什么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干,来深圳啊?这不是瞎折腾吗?”然而,潘石屹坚信自己的判断,他俩很快就成为了一对共患难的“苦友”。
两人在布吉镇一家工地上找到了挑砖头的活儿,每天10元;晚上如果加班,每小时1元。尽管最初的时候,他们只赚得300多元,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开始寻求更好的机会。在一次尝试中,他们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的业务员,但是由于语言沟通上的障碍,他们最初业绩并不理想。
然而,在一次推销电话机时,由于写了一张字条解释情况,最终成功完成交易。这件事激励了两人,让他们更加坚持下去。在海口,又是因为不断尝试和不懈努力,最终找到了一份砖厂打工的地方。
在砖厂里工作虽然辛苦,但他们并未气馁。每天挖土、和泥、脱砖坯和垒砖墙,全身满脸都是泥,却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当李勇埋怨现在比以前还要艰难时,潘石屹仍旧鼓励他说:“老弟,我们不怕吃苦,有什么可怕的?万一没钱吃饭,就去卖苦力呗!”
最后,在那个几乎无希望的时候,当两人手中的钱也快要花光时,是那份坚持和决心让他们最终迎来了转机点。那一年,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次次跌倒又重新站起的一生历练,也是成长与蜕变的一段重要篇章。而对于那些梦想者们来说,这个故事,或许能给予一些启示——只要有梦想,一切困难都可能被克服,只要有决心,一切逆境都可能化为前进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