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的亿万梦背后,我在工地的小小足迹
深圳,一个多年前的故事,记得那是1987年2月。21岁的我,从四川绵阳来到了广州打工,但命运似乎并不眷顾。我在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徘徊,那时,一位名叫潘石屹的人物与我擦肩而过,我们就这样开始了共同的旅程。
他是一位来自甘肃天水的青年,与我一样,在北京国家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然而,他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选择来到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而我则是在他的鼓励下决定留下来寻找机会。
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挑战和艰辛。在布吉镇的一家工地上,我们一起挑砖头,每天10元;加班每小时1元。虽然薪酬不高,但我们并没有气馁,因为我们都知道,这只是一段短暂的经历。在那里,我见证了一位普通人如何通过坚持和努力,最终成长为亿万富翁——潘石屹。
尽管当时我的情况比他更为困难,我依然感受到了他的积极向往。他总是乐观地对待生活,并且对未来有着清晰的规划。而我,则因为害怕未知而犹豫不决。但潘石屹的话语一直echo在我的心中:“只要找到改变命运的机会,每天何止挣10元,挣1万元也不足为奇!”
后来的日子里,我们分别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的业务员。那时候,由于我们无法流利地说粤语,即使拼命推销电话机,也没能取得太大的成功。但就在一次偶然的情境下,他用笔和纸写下一句话:我们不是推销普通话,而是推销电话机,它们质量好。对方看过字条点头同意购买5部电话机,这次小小的心灵胜利,让我意识到,只要有信念,就没有不可能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迎来了新的挑战。在海口,他们提议再次出发去闯荡另一个新环境。我本想留在熟悉的地方,但是最终还是跟随他们前往。不久之后,当他们两人的钱包几乎空空如也,手中的最后一分钱被用来买了一瓶矿泉水时,我深刻体会到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获得改变。
最终,他们在海口的一个砖厂找到了工作,那里的条件非常艰苦,但他们并没有退缩。而就在那个时候,一种转变发生了——他们开始看到希望,看到了自己可以拥有的更好的未来。当年的那些日子,如今回忆起来,只觉得那是一场关于信念、勇气和梦想的大师课。这场课教会了我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无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心中有火焰,就不会有人能够熄灭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