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过两难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有取舍。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那些在社会上占据重要位置的人物,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选择总是要经过煎熬,有时候就要放弃对过去所拥有的或所适应的。比如说,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中,就有人在追求个人梦想的过程中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这其中的故事,可能会给我们的企业更多的借鉴意义。比如我们熟悉的一些行业领袖,他们如何在面对市场波动、政策变化时做出正确决策,从而保持自己的企业稳健发展?

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对于取舍二字,用万科的经历做了详尽的注释。在几经政策波动、宏观调控的大环境下,他如何让万科不仅活下来,还能够不断壮大自身?他的故事,或许能为这些年轻且充满野心的人们提供一些启示。

超过25%利润不做

每一个卓越商人的身上,都有一种独特的心智和坚定的信念。这一点,也体现在那些被称为“中国90后十大影响力人物”的人身上,他们在各自领域内,以他们独到的视角和坚定的意志,为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我非常同意你的取舍问题,实际上我们不是没有机会,而是机会太多,不是你会失败,而是你会获得各种各样的成功,什么都赚钱,这时候你反而会发现那些进入世界500强的大公司,他们成功背后的结果都是他们取舍。”王石的话语中既有思考,也很有感情。

事实确实如此,每一次重大决策背后,都隐藏着深刻的人生哲学和无私的情感投入。而这些哲学和情感,是怎样塑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呢?

战略取舍与时代背景

当杰克·韦尔奇接任通用电气CEO的时候,他出售了71项业务和生产线,其中包括中央空调业务、家用电器业务等GE以前起家的业务。几年中,杰克·韦尔奇通过兼并、合资以及参股等形式完成交易118项。这一切,就是他战略性的选 择,它催生了韦尔奇“数一数二战略”,也令通用具有了“在世界范围内独一独二的业务,即使10年后都不会落伍”。

虽然人们会问GE坚持“数一数二”的经营策略是否意味着它将放弃许多很好的商业机会?但事实证明,这种战略性地进行选 择,让GE得以迅速崛起,并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企业之一。

同样,在王石看来,万科稳健发展也是由于其精明细致地进行选 择。他曾提出:“超过25%利润不做”,这是他为了快速开发而作出的决定,也成为了万科避免危机的一个关键因素。此外,在1998年,当时很多房地产公司还处于高潮阶段,而万科却开始退出一些赚钱但风险较小项目,这也是一次历史性的选择,是新时代下的减法先行者的典范案例。

人生的三次放下

从王石的事迹来看,无论是在个人还是职业上的成长,他都有着清晰的人生观念。他记忆犹新的也是那三次人生中的放下:

1983年的深圳之旅,那一年33岁的地球生物坐火车抵达深圳,一切从零开始;1988年的股份制改革,与国家政策相契合,将个人的股份置身于更广阔的事业;1993年的房地产专注,其下的狠心决定,使得万科走上了稳健发展之路。

每一次放下,都伴随着新的挑战,但同时也孕育出新的希望。在这样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何为真诚付出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