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一句谚语:“若想创造一个世界,必先毁灭一个世界。”你很难判断这句话是赞美,还是批评,尤其是当人们用它来评价新浪CEO曹国伟时。这个在新浪工作了12年,一手缔造起“中国第一门户网站”的上海男人,很爱破旧立新。从最初不遗余力掌握控股权,到几次轰动全国的收购案,再到执着地推进博客、微博,曹国伟频繁地游走在成与败的边缘。2011年,新浪市值接近500亿美元,各种争议也纷至沓来:“新浪微博内容缺乏监管”、“新浪成为曹国伟一个人的公司”、“管理层卖出公司股票套现谋利”……面对这些争议,近年来几乎没有接受过采访的曹国伟破天荒地和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坐在了一起,一一澄清。

12年做了三件事

时至今日,我们对曹国伟前46年的描述不过寥寥数语:1965年11月10日出生于上海,是复旦大学新闻系、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新闻系、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财会系毕业者曾先后供职于上海电视台和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很少有人知道,这位中国互联网的大人物曾经是一个留着长发、穿衣不着调、不断旷课的“叛逆分子”。英国《金融时报》旗下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曾是他的辅导员,在他眼中,这个孩子“与众不同”:“他自信但不张扬;善于适应环境,灵活变通。在同龄人中,他很优秀,有强大的自理能力。”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当互联网产业在中国兴起之际,有“中国IT之父”美誉的四通集团老总段永基决定让他最得意门生王志东把自己刚刚收购来的华渊网改成一家可以和搜狐抗衡的大型门户网站。这时候,就有了新的开始——成立了一家名为new.com.cn的小型企业。此时,曹国伟正打算离开普华永道,他打电话给时任首席运营官茅道临:“我想换个工作,现在硅谷有两家大企业找我,你说我该去哪?”茅道临斩钉截铁地说:“你来new.com.cn吧!”考虑了两天之后,他终于踏入了那间小仓库,从财务副总裁一直干到首席执行官。

经过12年的努力,无疑是艰辛而又辉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三件事:

第一,全面的统一股权策略。自成立之初,不断引入外资股东,使股东之间利益纠结连绵不绝。但随着时间推移,由于内部矛盾激化,以及外部环境变化,以 曦为首的管理层通过增发股本等形式,最终实现了控股权,让公司真正成为“员工们自己的”。

第二,不懈追求持续增收战略。他作为财务官的时候,最擅长并购。在短信服务商广州讯龙及移动增值服务供应商深圳网兴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并迅速超越竞争对手,如同2003年的收购讯龙几个月后,其股票价格由7美元猛涨至数十美元。

第三,与此同时,他还致力于创造新的产品,如推出的博客及微博,将其视为未来发展方向。而对于那些指责他个人化太重,对公众话题未加审查造成负面影响的问题,他表示欢迎政府监管,同时承诺将继续努力使平台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当然,这些辉煌背后的故事,也伴随着诸多挑战。他承认,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坚持认为这些都是成长过程中的自然阶段,而不是失败或退缩。他相信,只要坚持创新,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即便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领先优势。这,就是他的奋斗精神,那种无畏前行,没有任何对手能够阻挡他的脚步。

尽管如此,有些声音仍然质疑他的决策,比如关于控制性质极端集中导致公平性不足的问题,但对于这样的批评,他只轻描淡写,因为他深知,每一步都必须为了用户价值最大化而行动。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称他为拥有奋斗精神的一位名人故事的人物之一——因为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与挑战,他依然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为梦想而战,为改变而奋斗,而这一切,都源自那个简单却坚定的决心——除了自己,没有其他人能成为真正的手足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