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偶像的脚下捡拾梦想

在一个多年前的回忆录中,讲述了与亿万富翁潘石屹相关的一段往事。这不仅仅是一则新闻,而是揭示了“富人之所以为富人,穷人之所以为穷人的”秘密,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这段回忆录是由一个叫李勇的打工汉所撰写。21年前,他和潘石屹在深圳的南头边关相识,共同经历了挑红砖、抬预制板等辛苦生活,也共享了一份盒饭、一瓶矿泉水。然而,如今的李勇仍然辗转各地打工,而潘石屹却成为了拥有300亿元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联席总裁的人物。他们命运、人生道路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落差呢?他们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迪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打工汉的回忆和反思,从中寻找答案吧!

深圳,两个“盲流”南头边关检查站偶遇

李勇是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人,高中文化。在1987年的2月,他来到广州打工,可一直没有找到正式工作。那7月底的一天,他怀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在深圳南头边关检查站徘徊,不幸地没有通过边防检查。他没想到,在这里他认识了同样没有通过检查证件而也想去深圳的一个年轻人,他们从此成了共患难的铁哥们。

那是一个上午11时,李勇在南头关口徘徊时,那个与他年龄相仿的人突然拉着他的手说:“你想去深圳吗?我们去找个熟悉这里的人带我们去吧!”没多久,他们找到了一个专门干这种事的人,每个人交了50元钱后,在那人的指点下,从铁丝网下面的一个洞爬过去。李勇当时还心痛花了50元钱,但那个同伴却深深吸了两口气,一脸兴奋地说:“深圳,我潘石屹来了!”

过了边防站,他俩才开始交谈。李勇得知,那个同路人叫潘石屹,比他大两岁,是甘肃天水人的学生。一时间吃惊,说:“你为什么放弃好好的铁饭碗不干,这不是瞎折腾吗?”但潘石屹毫不介意地说:“深圳发展那么快,我们肯定能闯出一片更好的天地!”

两人走遍布吉镇,也没找到工作。一周后,只剩下5元钱,那时候他们决定卖苦力以解决生存问题。那次卖苦力的日子里,他们一起挑砖头,每天10元;晚上加班,每小时1元。看似简单,但每月赚取300多元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是不错的事情。

有一次,当包工头支30元钱让他们休息的时候,潘石屹竟然把这笔钱拿出来买书,还买了一本经济学方面的小册子。而对比之下,李勇只买了一本武侠小说《白发魔女传》。

过了一段时间,当他们被辞退的时候,他们决定留下来完成工程,一年就可以存好几千块。但是,由于未来的机会太诱惑,便决定离开。在1988年的11月,他们应聘为深圳市福田区正泰贸易公司业务员,并且因为普通话问题遭受挫折。但最终还是成功推销出了电话机,并且业绩逐渐提升。

第一个月虽然只推销20部电话机,没有提成,但随后的几个月里,他们收入稳步增长,最终实现了财务自由。此刻,就连那些曾经嘲笑普通话的问题也显得微不足道,因为现在两人都已经成为业务经理并且掌握大量资金来投资自己的项目。

但是,即使这样,也无法满足潘石屹果实上的野心。他始终坚信只有不断尝试和冒险才能达到真正的地位,所以即便是在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他依旧继续追求更高目标,无论是在海南省还是其他地方,都不会停止探索新机会的手脚。

因此,即使面对困难和失败,这些经验教训都只是通向成功必经之路的一个小插曲。而对于那些渴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们来说,这些故事应该是一个激励,让人们不要害怕努力,不断追求梦想。不管将来是什么样子,只要敢于尝试,就一定能够开拓未来,为自己创造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