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如

【人物名片】高德康,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从8台缝纫机起步,到连续23年销量夺冠的行业老大,波司登已经成为羽绒服的代名词。其创始人高德康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在羽绒服领域深耕42年,成为“中国羽绒服大王”。

艰难起步

1976年,波司登诞生于江苏常熟一个只有8台缝纫机的小作坊。这一年,不甘贫穷的高德康带领11个村民一起下海创业,主营来料加工。

凭借出色的裁缝手艺,短短三年,高德康就成立了一家服装厂。当时,他给上海的一家服装厂做代工,但是由于资金有限,他只能每天都去拿料,对他来说,每天骑十几个小时的自行车往返两地,是一种磨砺心性的生活方式。他不畏困难,每天风雨无阻。

辛苦付出换来了服装厂的快速发展。在1984年,他开始为上海某羽绒服品牌做贴牌生产。当时,由于季节性强、工艺复杂的羽绒服并不被市场看好,但他却认为这个行业大有可为。他一方面继续接单,一方面认真专研,并掌握了羽绒服生产的大部分流程。

时机成熟后,当1992年注册了“波司登”品牌之际,他决定进军羽绒服行业。那段时间里,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质量控制,都表现出了他的细致和执着。

化险为夷

正当波司登发展如火如荼之时,却遭遇了一次重大的挑战。在1994年的某个时候,由于市场调研不充分,一批新款羽绒服销售低迷,让公司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库存堆积如山,而公司濒临破产,那些晚上闭上眼惊醒的心情,让人无法忘怀。但是,这并没有让他放弃,而是在这份挫折中寻找新的突破点。

经过深入考察东北市场,他发现问题并不仅仅在产品本身,而是在设计上对北方人的体形和需求没有足够考虑。于是,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从颜色、面料、款式、版型、工艺五个方面入手,对羽绒服进行创新升级,并且在全国各地设立办事处,为构建庞大的销售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1995年的那批新款完全颠覆了之前一切,以令人瞩目的成绩取胜,不断向世界推广自己的品牌。而这一系列努力最终成功使得波司 登再次回到顶峰,即使经历了多次洗礼,它依然屹立不倒,如同一座巍峨而坚固的大山,最终实现了从小作坊到全球知名品牌的事迹巨变。

二次创业

2014年至2019年的几年间,被称为“中国制造”的产业界经历了一场寒冬。大批实体店关门,同时许多企业也迎来了挑战与转变期。在这个背景下,当业绩连续下滑而品牌老化饱受诟病时,又该如何才能突破瓶颈?对于像高德康这样的领导者来说,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重要节点之一——即重新塑造自己的事业,使其焕发光彩,在全球范围内取得更大的辉煌。

2018年的那个春日佳音里,有着不同的声音响起,那就是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更新与革新。为了应对不断变化的地球环境以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他们决定采取一些前所未有的措施以确保他们能持续保持领先地位,比如引入三位国际设计师AntoninTron、TimCoppens及EnnioCapasa合作推出联名系列新品,以此来吸引更多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提升品牌形象。此举迅速获得成功,就像是一场奇迹般发生,使得一个曾经被遗忘的小镇上的布告板突然沦落成了全球媒体头条新闻。这背后的故事便是关于执行力与决策力的结合,以及如何用正确方向指导团队走向成功的一个典范案例。”

来源:南财专访 那些把事情做到极致的人,他们最后会怎样?网易丁磊:互联网大咖养猪,要做就要做到极致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你就会看到脱胎换骨的自己